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高中生物理成绩的性别差异分析与对策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课题提出的背景第9-10页
     ·新课程改革倡导“因材施教”第9页
     ·高中男女生物理成绩差异明显第9-10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10页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古代对男女性别差异的认识第11-12页
     ·近代对男女性别差异的认识第12页
     ·现代国内外对物理学习的性别的研究现状第12-13页
     ·当前研究的局限与不足第13-14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点第14-16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5页
     ·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物理学科特点及性别差异的相关理论第16-26页
   ·物理学科特点第16-17页
   ·高中物理学科特点第17-19页
     ·高中物理学科的教材特点第17-18页
     ·高中物理学科学习能力第18-19页
     ·高中物理教学理念第19页
   ·性别差异的理论基础第19-23页
     ·生理学理论下的性别差异第20-21页
     ·认知发展理论下的性别差异第21-22页
     ·社会学习理论下的性别差异第22-23页
   ·性别差异心理学第23-24页
   ·多元智力理论下的性别差异第24-26页
第三章 高中生物理学习情况现状调查第26-44页
   ·高中生物理学习情况问卷调查第26-37页
     ·问卷设计第26页
     ·问卷实施第26-27页
     ·问卷调查结果分类分析第27-37页
       ·关于男女生物理学习兴趣调查结果分析第27-29页
       ·关于男女生物理学习信心调查结果分析第29-31页
       ·关于男女生数学学习现在调查结果分析第31-32页
       ·关于家庭和学校对男女生物理学习差异的评价第32-34页
       ·关于男女生物理学习困难、解决方式与归因的调查结果分析第34-37页
   ·男女生物理成绩 t 检验分析第37-40页
     ·独立样本t检验第37-38页
     ·初中生男女物理成绩t检验第38-39页
     ·高中生男女物理成绩t检验第39-40页
   ·男女生物理成绩的Descriptives过程分析第40-44页
     ·初中男女生物理成绩的Descriptives过程分析第40-41页
     ·高中男女生物理成绩的Descriptives过程分析第41-44页
第四章 高中男女生物理学习性别差异归因第44-50页
   ·遗传强化因素第44-45页
   ·智力因素差异第45-47页
     ·感知觉差异第45页
     ·记忆力差异第45-46页
     ·注意力差异第46页
     ·思维品质差异第46页
     ·动手能力差异第46-47页
   ·非智力因素差异第47-48页
     ·性格特征差异第47页
     ·兴趣爱好差异第47-48页
   ·性别期待差异第48页
   ·成败归因差异第48-50页
第五章 针对高中生物理学习中性别差异的教学对策第50-63页
   ·正视男女生差异,树立正确的性别观第50-51页
   ·男女生智力差异的教学策略第51-53页
     ·改进女生记忆和思维的方式第51页
     ·加强思维强度训练,培养女生发散思维第51-52页
     ·强调手脑并用,培养女生抽象思维第52-53页
   ·男女生非智力差异的教学策略第53-55页
     ·关注男女生心理成长变化,加强心理辅导第53-54页
     ·加强女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第54页
     ·加强女生物理学习信心的培养第54-55页
   ·关注男生女差异的教学设计策略第55-59页
     ·关注性别差异,教学学情的全面分析第55-56页
     ·丰富教学情景创设,降低女生学习难度第56页
     ·科学设计教学活动,促进男女生合作学习第56-57页
     ·营造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鼓励女生勤学好问第57页
     ·注重初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和迁移第57-59页
   ·基于性别差异的教学设计及实践分析第59-63页
     ·基于性别差异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案例第59-61页
       ·概念教学设计—《摩擦力》教学设计思路第59-60页
       ·实验教学设计—《力的合成》教学设计思路第60-61页
       ·规律教学设计—《牛顿第三定律》设计思路第61页
     ·基于性别差异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实践第61-6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63-65页
   ·结论第63-64页
   ·不足与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7页
附录I 关于高中生物理学习情况的问卷调查第67-69页
附录Ⅱ 《摩擦力》教学设计——概念教学第69-77页
附录Ⅲ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实验教学第77-83页
附录Ⅳ《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规律教学第83-9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91-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中的学情分析研究
下一篇:高中生作文成长档案袋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