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1-14页 |
1 绪论 | 第14-31页 |
·水环境中微量药物(PhACs)污染物概况 | 第14-19页 |
·水环境中PhACs的来源、迁移转化及潜在危害 | 第14-16页 |
·水环境中PhACs的存在现状 | 第16-17页 |
·污水厂与饮用水厂中PhACs的存在与去除现状 | 第17-19页 |
·水环境中PhACs分析方法的概述 | 第19-21页 |
·样品预处理方法 | 第19-20页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方法 | 第20-21页 |
·传统饮用水消毒工艺去除PhACs的研究现状 | 第21-25页 |
·传统饮用水消毒工艺概况 | 第21-22页 |
·传统氯消毒工艺对PhACs的去除 | 第22页 |
·传统氯消毒工艺降解PhACs的反应动力学 | 第22-24页 |
·PhACs在氯消毒过程中的降解规律 | 第24页 |
·其他消毒工艺对PhACs的去除情况 | 第24-25页 |
·紫外/过氧乙酸(UV/PAA)联合消毒技术 | 第25-27页 |
·过氧乙酸的概况 | 第25-26页 |
·紫外/过氧乙酸联合消毒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26-27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7-31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7-29页 |
·研究内容 | 第29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9-31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1-45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1-34页 |
·主要试剂及其配制 | 第31-32页 |
·主要仪器 | 第32-34页 |
·实验过程及分析方法 | 第34-45页 |
·饮用水中十四种PhACs的同时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氯氧化降解吡唑酮类药物的效能及动力学 | 第36-39页 |
·吡唑酮类药物氯氧化的降解产物分析 | 第39-41页 |
·紫外/过氧乙酸氧化降解PhACs | 第41-45页 |
3. 饮用水系统中PhACs的暴露水平与去除特征 | 第45-56页 |
·水样的采集 | 第45-46页 |
·水样中PhACs的检测分析 | 第46-51页 |
·SPE预处理方法 | 第46页 |
·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 | 第46-47页 |
·方法有效性、质量控制及基质效应 | 第47-51页 |
·龙头水中PhACs的暴露水平 | 第51-54页 |
·饮用水厂水中PhACs的分布 | 第54页 |
·饮用水厂中PhACs的去除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吡唑酮类药物污染物在氯消毒过程中的降解行为 | 第56-107页 |
·氯氧化对吡唑酮类药物的去除效能 | 第56-58页 |
·ANT的氯氧化去除 | 第56页 |
·PRP的氯氧化去除 | 第56-57页 |
·AMP的氯氧化去除 | 第57-58页 |
·氯氧化降解吡唑酮类药物的影响因素 | 第58-69页 |
·药物初始浓度对其氯氧化降解的影响 | 第58-60页 |
·氯投量对吡唑酮类药物氧化降解的影响 | 第60-61页 |
·溶液pH对吡唑酮类药物氧化降解的影响 | 第61-62页 |
·离子强度及缓冲液浓度对吡唑酮类药物氯氧化降解的影响 | 第62-69页 |
·吡唑酮类药物氯氧化反应动力学分析 | 第69-87页 |
·ANT氯氧化反应动力学 | 第69-77页 |
·PRP氯氧化反应动力学 | 第77-80页 |
·AMP氯氧化反应动力学 | 第80-87页 |
·吡唑酮类药物氯氧化降解产物及降解途径 | 第87-105页 |
·ANT降解产物及途径 | 第87-95页 |
·PRP降解产物及途径 | 第95-101页 |
·AMP降解产物及途径 | 第101-105页 |
·本章小结 | 第105-107页 |
5. 紫外/过氧乙酸联合处理降解PhACs的效能与机理 | 第107-126页 |
·紫外/过氧乙酸对PhACs的去除效能 | 第107-108页 |
·PAA的紫外光降解 | 第108-110页 |
·CBZ、IBP及NAP在紫外/过氧乙酸过程中的降解规律 | 第110-112页 |
·紫外/过氧乙酸体系中的自由基 | 第112-115页 |
·NAP的子结构及近似结构化合物的降解 | 第112-113页 |
·紫外/过氧乙酸过程中自由基的产生及反应活性 | 第113-115页 |
·CBZ、IBP及NAP在紫外/过氧乙酸过程中的转化产物 | 第115-124页 |
·CBZ在紫外/过氧乙酸过程中的转化产物 | 第116-118页 |
·IBP在紫外/过氧乙酸过程中的转化产物 | 第118-120页 |
·NAP在紫外/过氧乙酸过程中的转化产物 | 第120-124页 |
·本章小结 | 第124-126页 |
6. 研究结论及展望 | 第126-128页 |
·研究结论 | 第126-127页 |
·论文创新点及展望 | 第127-128页 |
·创新点 | 第127页 |
·展望 | 第127-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8页 |
附录1 ANT及其氯氧化产物的质谱图 | 第138-143页 |
附录2 PRP及其氯氧化产物的LC/MS/MS质谱图 | 第143-146页 |
附录3 PRP及其氯氧化产物的GC/MS质谱图 | 第146-151页 |
附录4 AMP及其氯氧化产物的LC/MS/MS质谱图 | 第151-153页 |
附录5 AMP及其氯氧化产物的GC/MS质谱图 | 第153-156页 |
个人简介 | 第156-158页 |
导师简介 | 第158-160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160-162页 |
致谢 | 第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