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茄果类病虫害论文--番茄病虫害论文--病害论文

黄瓜灰霉病PMA-qPCR方法及互作转录组学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引言第10-20页
   ·黄瓜灰霉病及其病原菌第10-13页
     ·灰霉病的危害与防治第10页
     ·灰葡萄孢的致病机制第10-13页
       ·侵入宿主表面第10-11页
       ·侵入细胞壁杀死宿主细胞第11页
       ·毒素第11-12页
       ·草酸第12页
       ·活性氧第12页
       ·转化宿主组织第12页
       ·酶类第12-13页
       ·克服宿主的防御反应第13页
   ·植物抵抗病原体的机制第13-15页
     ·模式触发的免疫PTI第13-14页
     ·触发的免疫效应ETI第14-15页
   ·转录组测序研究植物病原体互作第15-18页
     ·宿主或病原体转录组研究的发展第15-17页
     ·转录组测序的优势第17页
     ·病原体的转录组测序第17-18页
     ·宿主的转录组测序第18页
   ·转录调控对植物病原体互作的影响第18-19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9-20页
2 黄瓜灰霉病PMA-qPCR诊断方法构建第20-30页
   ·材料和方法第20-25页
     ·供试材料第20页
     ·主要试剂及设备第20-21页
     ·试验方法第21-25页
       ·灰葡萄孢菌P729特异基因的扩增第21-22页
       ·目的条带的回收与纯化第22页
       ·回收条带测序鉴定第22页
       ·荧光定量PCR引物设计和特异性验证第22-23页
       ·标准品的构建第23-24页
       ·Real—time PCR标准曲线的建立第24-25页
       ·实际样本的检测第25页
   ·结果第25-29页
     ·灰葡萄孢菌P729基因的扩增第25-26页
     ·荧光定量引物的特异性验证第26-27页
     ·标准曲线的构建第27-28页
     ·重复性分析第28-29页
     ·实际样品的检测第29页
   ·小结与讨论第29-30页
3 黄瓜与灰葡萄孢菌互作转录组学分析第30-72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0-41页
     ·实验材料第30页
     ·主要试剂和设备第30页
     ·黄瓜的培养和侵染第30-31页
       ·黄瓜种子的消毒第30-31页
       ·黄瓜的培养和侵染第31页
     ·RNA的提取第31页
     ·总RNA的质量检测第31-33页
     ·文库的构建及上机检测第33页
     ·数据分析第33-36页
       ·测序质量评估第34-35页
       ·数据过滤第35页
       ·序列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第35页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和差异表达分析第35页
       ·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第35-36页
     ·差异基因定量验证第36-41页
   ·结果第41-68页
     ·测序数据过滤第41-43页
     ·将序列比对到参考基因组第43页
     ·差异基因分析第43-51页
     ·植物和病原体的差异基因的GO富集分析第51-58页
       ·黄瓜GO富集分析第51-54页
       ·灰葡萄孢菌的GO富集分析第54-58页
     ·植物和病原体的KEGG富集分析第58-68页
       ·黄瓜的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第58-64页
       ·灰葡萄孢菌的差异基因的KEGG富集分析第64-68页
     ·差异基因的qPCR验证第68页
   ·小结与讨论第68-72页
4 定量模型分析转录调控驱动黄瓜-灰葡萄孢菌互作第72-80页
     ·方法第72-74页
     ·基于似然的混合模型第72-73页
     ·通过EM算法估计第73页
     ·实际数据第73页
     ·假设检验第73-74页
   ·结果第74-79页
     ·聚类分组第74-76页
     ·富集结果分析第76-79页
   ·讨论第79-80页
5 结论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个人简介第88-90页
导师简介第90-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月季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研究及杂交群体的构建
下一篇:广义菊属远缘杂交初探(Ⅸ)—女蒿等属的种质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