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九年级语文教材中的鲁迅作品及其教学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与本论题相关的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三、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4页 |
第一章 七—九年级鲁迅作品的编选现状 | 第14-20页 |
第一节 现行各版本初中语文教材概览 | 第14-15页 |
第二节 现行各版本初中语文教材鲁迅作品的具体编选 | 第15-20页 |
一、人教版 | 第16页 |
二、语文版 | 第16-17页 |
三、苏教版 | 第17-18页 |
四、北师大版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七—九年级鲁迅作品的编排特色 | 第20-26页 |
第一节 七—九年级鲁迅作品的年级特色 | 第20-21页 |
第二节 七—九年级鲁迅作品的单元特色 | 第21-24页 |
第三节 初中与高中鲁迅作品的衔接特色 | 第24-26页 |
第三章 七—九年级鲁迅作品的具体教学 | 第26-36页 |
第一节 散文中的童趣、童心、童真 | 第26-28页 |
第二节 小说中的独特“儿童视角” | 第28-32页 |
第三节 杂文中的批判性、否定性、攻击性 | 第32-36页 |
第四章 中日两国《故乡》教学差异比较 | 第36-41页 |
第一节 两国教学中的共同点 | 第36页 |
第二节 两国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点 | 第36-39页 |
第三节 两国课堂对结尾“希望”的不同看法 | 第39-41页 |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后记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