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写名词表 | 第10-11页 |
1. 前言 | 第11-26页 |
·研究问题的由来 | 第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水稻穗型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水稻穗部结构和发育过程 | 第11-12页 |
·水稻穗发育相关突变体 | 第12-14页 |
·反向遗传学的方法创制水稻突变体 | 第14-20页 |
·利用CRISPR/Cas9技术创制功能缺失型突变体 | 第15-19页 |
·CRISPR/Cas9的研究历史 | 第15-16页 |
·CRISPR/Cas9的基因座结构 | 第16页 |
·CRISPR/Cas9的作用机制 | 第16-18页 |
·CRISPR/Cas9的应用前景 | 第18-19页 |
·利用CREST技术创制显性抑制嵌合突变体 | 第19-20页 |
·水稻OsPIN1基因研究进展 | 第20-21页 |
·TCP家族基因研究进展 | 第21-25页 |
·TCP家族的发现及特点 | 第21页 |
·TCP家族基因的分类 | 第21-22页 |
·TCP家族基因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水稻TCP家族基因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8页 |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植物材料 | 第26页 |
·质粒载体、菌株和试剂 | 第26-28页 |
·实验方法 | 第28-38页 |
·载体构建及转化 | 第28-33页 |
·单靶点CRISPR/Cas9载体构建 | 第28-29页 |
·多靶点CRISPR/Cas9载体构建 | 第29-31页 |
·超表达载体和显性嵌合抑制子SRDX载体构建 | 第31-32页 |
·RNAi双链抑制载体构建 | 第32-33页 |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 第33页 |
·水稻转基因植株DNA的抽提及鉴定 | 第33-35页 |
·水稻DNA小样的抽提 | 第33页 |
·水稻转基因植株阳性检测 | 第33页 |
·CRISPR/Cas9载体转基因植株靶位点鉴定 | 第33-35页 |
·水稻各组织总RNA抽提、反转录和定量PCR | 第35-38页 |
·水稻各组织总RNA的抽提 | 第35页 |
·反转录 | 第35-36页 |
·定量PCR | 第36-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5页 |
·PCF5、PCF6、OsTCP7、PCF8和OsTCP9的基因编辑和干涉研究 | 第38-49页 |
·TCP基因系谱树分析 | 第38-39页 |
·基因表达分析验证 | 第39-40页 |
·TCP基因的CRISPR/Cas9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植株获得 | 第40-45页 |
·TCP基因功能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植株获得 | 第45-46页 |
·pcf5 pcf6双突变体的创建 | 第46-49页 |
·OsPIN1c突变体的创建 | 第49-55页 |
·水稻OsPIN家族系谱树分析 | 第49-50页 |
·水稻OsPIN1基因表达谱分析 | 第50-51页 |
·OsPIN1c基因的CRISPR/Cas9载体构建及转基因植株获得 | 第51-55页 |
4. 讨论 | 第55-61页 |
·运用反向遗传学研究基因功能 | 第55-56页 |
·OsPIN1c功能预测 | 第56-57页 |
·TCP家族基因功能预测 | 第57-58页 |
·CRISPR/Cas9技术与ZFN技术及TALEN技术的比较 | 第58-59页 |
·单靶点CRISPR/Cas9技术与多靶点CRISPR/Cas9技术的比较 | 第59页 |
·CRISPR/Cas9技术与NgAgo技术的比较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71页 |
附录 1 | 第71-73页 |
附录 2:作者简历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