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28页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一)国内外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研究综述 | 第11-20页 |
(二)高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研究 | 第20-22页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2-28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三)论文创新之处 | 第26-28页 |
第二章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及解析 | 第28-42页 |
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28-31页 |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8-29页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第29-30页 |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 | 第30-31页 |
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解析 | 第31-42页 |
(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溯源及内涵 | 第31-33页 |
(二)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基本单元 | 第33-39页 |
(三)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 | 第39-42页 |
第三章 高职院校《导游业务》课程教学情况 | 第42-51页 |
一、样本高职院校的基本情况 | 第42页 |
二、样本高职院校《导游业务》课程的教学情况调查 | 第42-49页 |
(一)调查原则 | 第42-43页 |
(二)调查目的 | 第43-44页 |
(三)调查方法 | 第44页 |
(四)调查结果 | 第44-49页 |
三、样本高职院校《导游业务》课程教学现存的问题分析 | 第49-51页 |
(一)师生教学互动形式单一,小组协作学习浮于形式 | 第49页 |
(二)教学方法缺乏灵活性,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割裂 | 第49页 |
(三)学生自学意识和自我评价能力薄弱 | 第49-50页 |
(四)行业岗位意识和职业精神的培养有待提高 | 第50-51页 |
第四章 高职院校《导游业务》课程教学设计 | 第51-79页 |
一、设计依据 | 第51-53页 |
(一)设计的总体目标 | 第51页 |
(二)设计的总体原则 | 第51-52页 |
(三)设计的总体思路 | 第52-53页 |
二、基本单元设计 | 第53-63页 |
(一)学习领域单元设计 | 第53-56页 |
(二)职业情境单元设计 | 第56-60页 |
(三)教学方法应用单元设计 | 第60-61页 |
(四)课程实施效果评价单元设计 | 第61-63页 |
三、应用验证 | 第63-79页 |
(一)应用分析 | 第63页 |
(二)应用实施 | 第63-75页 |
(三)应用评估 | 第75-79页 |
第五章 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高职《导游业务》课程教学设计的建议 | 第79-82页 |
一、注重教学实际,兼顾科学性和适用性 | 第79页 |
二、加强职业情境创设,促进学习经验建构 | 第79-80页 |
三、延伸师生互动平台,深化小组协作学习 | 第80页 |
四、实施多元评价,加强教育型企业参与 | 第80-82页 |
研究结论 | 第82-84页 |
一、基本结论 | 第82-83页 |
二、研究局限及后续研究空间 | 第83-84页 |
(一)专业知识与能力水平的局限 | 第83页 |
(二)个案研究和教学内容的局限 | 第83页 |
(三)研究的深度需要进一步扩展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7页 |
附录一 | 第87-88页 |
附录二 | 第88-90页 |
附录三 | 第90-91页 |
附录四 | 第91-92页 |
附录五 | 第92-93页 |
附录六 | 第93-94页 |
附录七 | 第94-95页 |
附录八 | 第95-96页 |
附录九 | 第96-97页 |
附录十 | 第97-99页 |
个人简历及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