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1 绪论 | 第13-16页 |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5-16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6-20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6-18页 |
·管理层权力、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 | 第16页 |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 | 第16页 |
·审计监督、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 | 第16-17页 |
·产权属性、股权结构与股权激励 | 第17页 |
·股权激励下的盈余管理方式、手段 | 第17-18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8-19页 |
·公司治理、外部环境与股权激励 | 第18-19页 |
·股权激励与机会主义行为 | 第19页 |
·个人评述 | 第19-20页 |
3 制度背景与实施现状 | 第20-27页 |
·制度背景 | 第20-23页 |
·实施现状 | 第23-27页 |
·行业分布 | 第23-24页 |
·激励方式特征 | 第24-26页 |
·激励强度特征 | 第26-27页 |
4 理论分析 | 第27-34页 |
·理论基础 | 第27-29页 |
·期望理论和强化理论 | 第27-28页 |
·公司治理与委托—代理理论 | 第28页 |
·人力资本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28-29页 |
·国有控股与公司治理特征 | 第29-31页 |
·国有控股公司治理特征 | 第29-30页 |
·国有控股与管理层权利 | 第30-31页 |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 | 第31-34页 |
·应计盈余管理 | 第31页 |
·真实活动盈余管理 | 第31-32页 |
·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 | 第32-34页 |
5 案例分析——以海信科龙股权激励为例 | 第34-59页 |
·案例背景 | 第34-37页 |
·海信科龙简述 | 第34-35页 |
·海信科龙股权激励主要内容 | 第35-37页 |
·对激励方案的初步评析 | 第37页 |
·海信科龙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 | 第37-59页 |
·行权业绩条件与盈余管理 | 第37-49页 |
·股票期权授权与盈余管理 | 第49-54页 |
·股票期权行权与盈余管理 | 第54-59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9-63页 |
·研究结论 | 第59-61页 |
·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不合理,行权条件要求低,易诱发盈余管理 | 第59页 |
·股权激励方案本身缺乏必要性 | 第59-60页 |
·股权激励引发盈余管理,盈余质量偏低 | 第60页 |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问题,成盈余管理温室 | 第60页 |
·管理层持股比例较高,与公司利益已经基本趋同 | 第60-61页 |
·政策建议 | 第61-62页 |
·优化股权激励方案设计,阶梯式行权价格,实现考核指标多元化 | 第61页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监事会、独立董事作用 | 第61-62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2-63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62页 |
·研究展望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