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1 引言 | 第12-27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背景 | 第13-24页 |
·非线性控制 | 第13-14页 |
·自适应控制 | 第14-19页 |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 | 第19-24页 |
·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5-27页 |
2 非线性系统多模型自适应控制 | 第27-34页 |
·模型集的建立 | 第27-28页 |
·多模型自适应控制器的分类 | 第28-32页 |
·交互式多模型控制 | 第28-29页 |
·加权式多模型控制 | 第29-30页 |
·间接切换多模型控制 | 第30-32页 |
·直接多模型自适应控制方法 | 第32页 |
·多模型自适应算法的收敛性和稳定性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基于ADP算法的非线性系统多模型控制 | 第34-51页 |
·ADP的基本理论 | 第35-36页 |
·ADP原理 | 第35页 |
·ADP的分类 | 第35-36页 |
·无限时域与有限时域自适应动态规划 | 第36页 |
·带有控制器约束的非线性离散时间系统ADP控制 | 第36-42页 |
·问题描述 | 第37-39页 |
·ADP算法的推导 | 第39页 |
·ADP算法的稳定性 | 第39-40页 |
·ADP算法的神经网络实现 | 第40-42页 |
·基于ADP算法的多设定值控制器设计 | 第42-46页 |
·连续搅拌釜CSTR的ADP多模型控制 | 第46-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非线性系统的鲁棒多模型自适应控制 | 第51-66页 |
·神经网络鲁棒自适应控制 | 第52-55页 |
·线性反馈控制 | 第52-53页 |
·神经网络鲁棒自适应控制 | 第53-55页 |
·鲁棒多模型自适应控制 | 第55-57页 |
·控制系统结构 | 第55-56页 |
·模型的选择 | 第56-57页 |
·选择切换指标函数 | 第57页 |
·多模型稳定性证明 | 第57-59页 |
·N个自适应模型 | 第57-58页 |
·N-1个固定模型和一个自适应模型 | 第58-59页 |
·N-2个固定模型,一个自适应模型和一个重新赋初值的自适应模型 | 第59页 |
·系统仿真 | 第59-64页 |
·问题描述 | 第59-60页 |
·仿真实验 | 第60-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6页 |
5 高炉料面多模型控制应用 | 第66-89页 |
·高炉生产工艺 | 第66-76页 |
·炉料轨迹模型 | 第68-70页 |
·炉料堆角模型 | 第70-71页 |
·基于多雷达观测数据的料面模型 | 第71-75页 |
·多模型料面模型集的建立 | 第75-76页 |
·布料控制 | 第76-84页 |
·基于固定料面的布料矩阵设计 | 第77-79页 |
·料面类别的确立 | 第79-83页 |
·基于多模型思想的布料控制系统 | 第83-84页 |
·仿真研究与现场运行结果 | 第84-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6 结论 | 第89-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102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第102-10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