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9页 |
§1.1 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6页 |
·滑坡发育规律研究 | 第21-22页 |
·降雨及库水位对滑坡变形的影响研究 | 第22-23页 |
·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滑坡的影响研究 | 第23-25页 |
·数据挖掘技术在滑坡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 第25-26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法 | 第26-28页 |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26页 |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6-28页 |
§1.4 章节安排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9-36页 |
§2.1 地形地貌 | 第29-30页 |
§2.2 基础地质 | 第30-32页 |
·地层岩性 | 第30-31页 |
·地质构造 | 第31页 |
·水文地质 | 第31-32页 |
§2.3 气象降雨 | 第32页 |
§2.4 滑坡灾情 | 第32页 |
§2.5 三峡水库蓄水过程及水位变化特征 | 第32-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滑坡发育规律分析 | 第36-54页 |
§3.1 滑坡空间分布特征 | 第36-40页 |
·滑坡分布密度分析 | 第37页 |
·滑坡规模分析 | 第37-39页 |
·滑坡前后缘高程分析 | 第39-40页 |
§3.2 不同类型滑坡空间发育规律挖掘 | 第40-52页 |
·因子提取及分析 | 第40-47页 |
·决策树模型构建 | 第47-48页 |
·滑坡发育规律分析 | 第48-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滑坡变形趋势影响 | 第54-69页 |
§4.1 技术路线 | 第54-55页 |
§4.2 研究区巴东县城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滑坡的影响 | 第55-58页 |
§4.3 研究区秭归县土地利用变化及分析 | 第58-65页 |
·数据获取及数据预处理 | 第58-59页 |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及解译标志 | 第59-60页 |
·影像分类及结果分析 | 第60-62页 |
·土地利用变化及分析 | 第62-65页 |
§4.4 土地利用变化对滑坡稳定性影响挖掘 | 第65-68页 |
·关联规则挖掘 | 第65页 |
·研究区滑坡稳定性状况 | 第65页 |
·滑坡稳定性与土地利用变化关联规则挖掘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降雨及库水位对滑坡变形的影响 | 第69-90页 |
§5.1 研究区蓄水前后降雨变化分析 | 第69-70页 |
§5.2 研究区专业监测滑坡分布特征 | 第70-71页 |
·滑坡厚度分布特征 | 第70-71页 |
·滑坡平面形态分布特征 | 第71页 |
·滑坡剖面形态分布特征 | 第71页 |
§5.3 研究区典型滑坡变形规律挖掘 | 第71-88页 |
·滑坡概况 | 第72-76页 |
·滑坡变形特征分析 | 第76-81页 |
·滑坡变形速率幂律分布规则 | 第81-82页 |
·基于Apriori模型的滑坡变形规律挖掘 | 第82-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六章 典型滑坡变形预测 | 第90-106页 |
§6.1 白水河滑坡变形预测 | 第90-99页 |
·滑坡概况 | 第90-91页 |
·滑坡变形特征分析 | 第91-93页 |
·滑坡变形预测 | 第93-99页 |
§6.2 树坪滑坡地下水位变化分析 | 第99-104页 |
·滑坡概况 | 第99-100页 |
·滑坡地下水位变化特征 | 第100-101页 |
·滑坡地下水位模拟 | 第101-104页 |
本章小结 | 第104-106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106-110页 |
§7.1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第106-109页 |
·研究成果 | 第106-108页 |
·创新点 | 第108-109页 |
§7.2 不足与展望 | 第109-110页 |
致谢 | 第110-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