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地学论文--环境地质学论文

海西区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与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第1-8页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32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9-21页
     ·选题背景与来源第19-20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0-21页
 §1.2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第21-28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1-26页
     ·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第26-28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8-32页
     ·研究的角度和着眼点第28页
     ·研究内容第28-29页
     ·技术路线第29-31页
     ·创新点第31-32页
第二章 研究区城市发展概况分析第32-41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32-34页
     ·区域格局与地理位置第32-33页
     ·自然地理概况第33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33-34页
 §2.2 研究区城市用地现状第34-35页
     ·城市用地现状概述第34页
     ·城市各类用地情况第34-35页
 §2.3 研究区城市公共设施第35-39页
     ·公共服务设施第35-37页
     ·生命线工程第37-38页
     ·大型公共交通设施第38-39页
 §2.4 研究区城市规划第39-41页
     ·泉州市历次总体规划回顾第39-40页
     ·泉州2008-2030年城市总体规划第40-41页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问题分析第41-57页
 §3.1 研究区地质环境概况第41-47页
     ·地形地貌第41页
     ·地层岩性第41-43页
     ·地质构造第43-44页
     ·工程地质第44-46页
     ·水文地质第46-47页
 §3.2 研究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种类第47-50页
     ·地质环境问题的界定第47页
     ·地质环境问题的分类第47-49页
     ·研究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第49-50页
 §3.3 研究区主要地质环境问题分布特征第50-57页
     ·地震第50-51页
     ·崩塌、滑坡第51-52页
     ·地下水污染及土壤污染第52-56页
     ·海水入侵和海岸侵蚀第56-57页
第四章 基于多灾种耦合的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区划第57-77页
 §4.1 危险性区划的基础理论第57-61页
     ·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的内涵第57-59页
     ·危险性区划的原理和原则第59-60页
     ·危险性区划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第60-61页
 §4.2 基于多灾种耦合的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区划方法第61-67页
     ·多灾种综合研究的兴起与挑战第61-62页
     ·多灾种耦合在地质环境问题危险性区划中的必要性第62-63页
     ·多灾种相互作用关系分析第63-65页
     ·多灾种耦合危险性评估方法第65-67页
 §4.3 研究区多灾种耦合危险性区划第67-77页
     ·单灾种危险性分区第67-73页
     ·多灾种耦合分析第73-75页
     ·综合危险性分区第75-77页
第五章 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第77-106页
 §5.1 概述第77页
 §5.2 地质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第77-87页
     ·地震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77-84页
     ·崩塌、滑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84-85页
     ·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地裂缝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85-86页
     ·土壤及地下水污染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86页
     ·海水入侵和海岸侵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第86-87页
 §5.3 城市发展对地质环境问题的诱导分析第87-89页
     ·城市工程建设诱发的地质灾害第87-88页
     ·矿山开采诱发的链生地质环境问题第88页
     ·工农业生产导致的水土污染第88页
     ·围海养殖及建设等引发的海岸带环境问题第88-89页
 §5.4 地质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模型第89-106页
     ·建模需求与模型示意图第89-91页
     ·典型相关性分析第91-94页
     ·盲数分析第94-106页
第六章 地质环境问题减避与应急第106-142页
 §6.1 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第106-114页
     ·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基本思想第106-107页
     ·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层次及方法第107-109页
     ·研究区基于地质环境问题的城市功能区划第109-114页
 §6.2 研究区地质环境问题减避对策第114-117页
     ·地震减避第114-115页
     ·地质灾害减避第115-116页
     ·水土污染减避第116页
     ·海岸带地质环境问题减避第116-117页
 §6.3 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选址第117-127页
     ·重大地质环境事故应急避难场所选址需求第117-118页
     ·应急避难场所选址模型第118-120页
     ·研究区应急避难场所选址研究第120-127页
 §6.4 研究区应急物资调配第127-142页
     ·应急物资需求点分析第127-128页
     ·应急物资供应点分析第128-130页
     ·应急物资调配方案第130-14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42-145页
 §7.1 结论第142-143页
 §7.2 展望第143-145页
致谢第145-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潜水位下降对入渗补给的影响研究--以华北平原为例
下一篇:三峡库区蓄水过程中滑坡变形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