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17页 |
|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4-15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 第2章 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及特征 | 第17-19页 |
|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 | 第17-18页 |
|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 | 第18-19页 |
| ·产业选择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19-20页 |
| ·主导产业选择理论 | 第20-21页 |
| ·产业竞争优势理论 | 第21-22页 |
| ·区位论 | 第22-23页 |
| ·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方法 | 第23-25页 |
| 第3章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 | 第25-38页 |
|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评价基准 | 第25-27页 |
| ·产业增长潜力基准 | 第25页 |
| ·产业关联效应基准 | 第25-26页 |
| ·产业技术创新基准 | 第26页 |
| ·产业比较优势基准 | 第26-27页 |
|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评价指标体系 | 第27-34页 |
| ·设计目的 | 第27页 |
| ·设计原则 | 第27-28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8-34页 |
|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模型构建 | 第34-38页 |
| ·利用 Delphi 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 第34-36页 |
| ·层次分析模型 | 第36-38页 |
| 第4章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 第38-65页 |
|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筛选的必要性 | 第38-53页 |
|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现状 | 第38-51页 |
|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筛选的必要性 | 第51-53页 |
| ·基于层析分析法的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 | 第53-58页 |
| ·数据来源 | 第53页 |
| ·数据处理 | 第53-54页 |
| ·结果分析 | 第54-58页 |
|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 | 第58-59页 |
| ·对策建议 | 第59-65页 |
| ·实事求是,认清区域比较优势 | 第59-60页 |
| ·因地制宜,培养区域优势产业 | 第60页 |
| ·多方联动,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 第60-61页 |
| ·对接中央,编制产业发展目录 | 第61页 |
| ·技术先行,完善创新驱动机制 | 第61-62页 |
| ·聚力整合,发挥高新区集聚功能 | 第62-63页 |
| ·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第63-65页 |
| 结束语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附录 A | 第71-72页 |
| 附录 B | 第72-74页 |
| 附录 C | 第74-75页 |
| 附录 D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