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养蜂、益虫饲养论文--蜂群生物学论文

意大利蜜蜂和中华蜜蜂雄蜂与工蜂触角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6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页
   ·研究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文献综述第12-14页
     ·蜜蜂触角的形态和生理学研究进展第12-13页
     ·蜜蜂触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第13-14页
   ·研究方法第14-15页
   ·论文结构安排第15-16页
第二章 意大利蜜蜂与中华蜜蜂触角形态学研究第16-25页
   ·材料与方法第16-17页
     ·材料第16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16页
     ·方法第16-17页
   ·结果第17-24页
     ·意大利蜜蜂雄蜂与工蜂触角扫描电镜结果第17-20页
     ·中华蜜蜂雄蜂与工蜂触角扫描电镜结果第20-24页
   ·讨论第24-25页
第三章 意大利蜜蜂雄蜂与工蜂触角差异蛋白质组分析第25-61页
   ·材料第25-32页
     ·试剂第25-30页
     ·仪器第30-32页
     ·生物样品的取材第32页
   ·实验方法第32-38页
     ·触角蛋白质提取及浓度测定第32页
     ·双向凝胶电泳(2D-PAGE)分析第32-33页
     ·图像分析第33页
     ·蛋白质鉴定第33-35页
     ·已鉴定蛋白质的基因水平验证第35-38页
   ·结果第38-55页
     ·意大利蜜蜂雄蜂与工蜂触角蛋白质表达图谱比较第38-41页
     ·差异表达蛋白质的鉴定第41-51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1-54页
     ·已鉴定差异蛋白质在转录水平表达趋势的验证第54-55页
   ·讨论第55-61页
第四章 中华蜜蜂雄蜂与工蜂的触角差异蛋白质组分析第61-76页
   ·材料和方法第61页
   ·结果第61-73页
     ·中蜂形成熟雄蜂与采集蜂触角蛋白质组图谱比较第61-64页
     ·差异蛋白质的鉴定以及功能分类第64-70页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70-73页
   ·讨论第73-76页
第五章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个人简历第83-84页
致谢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LAMP-LFD检测方法的建立
下一篇:SIgMλ轻链的基因沉默对IBDV结合DT40细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