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建设研究--以山西省永济市蒲韩乡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
摘要 | 第1-7页 |
一、导论 | 第7-15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9页 |
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3. 简要评述 | 第13-14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四)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二、合作社文化概述 | 第15-19页 |
(一) 合作社文化的界定 | 第15-17页 |
1. 合作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 | 第15-16页 |
2. 文化、合作社文化与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 | 第16-17页 |
(二) 合作社文化发展的必然性 | 第17-18页 |
(三) 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的实质 | 第18-19页 |
1. 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的基础是人文主义 | 第18页 |
2. 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的重点是集体主义 | 第18-19页 |
3. 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的核心是民主主义 | 第19页 |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与我国乡土文化的张力 | 第19-23页 |
(一) 我国乡土文化的新动态与挑战 | 第19-21页 |
1. 我国乡土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动态 | 第19-20页 |
2. 我国乡土文化发展中的挑战 | 第20-21页 |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与我国乡土文化的张力 | 第21-23页 |
1. 冲突与融合同在 | 第21-22页 |
2. 普适与独有并生 | 第22-23页 |
四、蒲韩乡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状况 | 第23-26页 |
(一) 蒲韩乡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概况 | 第23页 |
(二) 蒲韩乡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建设情况 | 第23-25页 |
(三) 蒲韩乡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建设小结 | 第25-26页 |
五、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 第26-28页 |
(一) 产生了产业集群效应文化 | 第26-27页 |
(二) 完善了内部制度文化 | 第27页 |
(三) 建立了利益分配机制文化 | 第27页 |
(四) 创建了品牌文化 | 第27-28页 |
六、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28-30页 |
(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29页 |
1. 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与乡土文化的张力突出 | 第28页 |
2. 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建设的投入不足 | 第28-29页 |
3. 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工作表面化、形式化 | 第29页 |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9-30页 |
1. 农民对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建设的价值认识不够 | 第29-30页 |
2. 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的研究缺乏深度 | 第30页 |
3. 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建设创新不够 | 第30页 |
4. 高级管理人才储备不足 | 第30页 |
七、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 第30-36页 |
(一) 建立理性化互惠制度 | 第31页 |
(二) 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区 | 第31-32页 |
(三) 开办合作社学校 | 第32-33页 |
(四) 创办合作社公关公司 | 第33-34页 |
(五) 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网络工程 | 第34-36页 |
(六) 坚持创新思维 | 第36页 |
结束语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Abstract | 第39-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