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工矿废弃地复垦价值评价体系研究--以太原市为例

摘要第1-8页
1. 绪论第8-18页
   ·研究背景第8-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研究目的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0页
   ·研究综述第10-15页
     ·国外研究理论及现状第10-12页
     ·国内研究理论及现状第12-15页
     ·研究空间第15页
   ·研究框架、方法和路线第15-18页
     ·研究框架第15-16页
     ·研究方法第16页
     ·技术路线第16-18页
   ·预期达到的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8页
     ·预期达到的目标第18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8页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第18页
     ·可能的创新点第18页
     ·不足之处第18页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8-21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8-19页
     ·工矿废弃地第18-19页
     ·工矿废弃地复垦第19页
     ·价值评价第19页
   ·理论基础第19-21页
     ·生态重建理论第19-20页
     ·系统理论第20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0-21页
     ·效用价值理论第21页
3. 矿废弃地复垦价值评价内容第21-27页
   ·工矿废弃地复垦价值的内涵及特征第21-23页
     ·基本内涵第21-22页
     ·主要特征第22-23页
   ·工矿废弃地复垦价值的研究区域概况第23-25页
     ·太原市土地资源及工矿废弃地概况第23页
     ·太原市工矿废弃地复垦现状及类型第23-25页
   ·制约工矿废弃地复垦价值评价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5-27页
     ·制约工矿废弃地复垦价值的综合要素第25-26页
     ·太原市工矿废弃地损毁程度影响分析第26页
     ·太原市工矿废弃地复垦污染程度影响分析第26-27页
     ·小结第27页
4. 工矿废弃地复垦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第27-34页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第27-28页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28-29页
     ·过程指标和状态指标相结合原则第28页
     ·科学性和可行性相结合原则第28页
     ·重点和准确相结合原则第28-29页
     ·系统和整体相结合原则第29页
   ·指标体系构建框架第29-32页
     ·社会价值指标体系构建框架第29-30页
     ·经济价值指标体系构建框架第30-31页
     ·生态价值指标体系构建框架第31-32页
   ·工矿废弃地复垦价值评价方法选取第32-34页
     ·主成分分析法第32-33页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第33页
     ·主成分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第33-34页
5 工矿废弃地复垦价值实证分析第34-45页
   ·数据采集及说明第34-36页
     ·数据来源第34页
     ·数据收集第34-36页
   ·工矿废弃地复垦价值实证分析第36-44页
     ·工矿废弃地复垦社会价值实证分析第36-39页
     ·工矿废弃地复垦经济价值实证分析第39-41页
     ·工矿废弃地复垦生态价值实证分析第41-44页
   ·小结第44-45页
6. 结论与建议第45-49页
   ·主要结论第45-46页
   ·引导工矿废弃地复垦价值评价的相关思路及建议第46-48页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想法和问题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Abstract第51-53页
附录第53-73页
作者简介第73-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平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建设研究--以山西省永济市蒲韩乡村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