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我国被行政问责官员复出问题探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16页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一、 研究的背景第10页
  二、 研究的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1-14页
  一、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第14-16页
  一、 研究思路第14页
  二、 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三、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第15页
  四、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5-16页
第一章 被行政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6-22页
 第一节 被行政问责官员复出概念的界定第16-18页
  一、 行政问责制的概念第16-17页
  二、 被行政问责官员复出的概念第17-18页
  三、 被行政问责官员复出与公务员正常晋升领导职务的区分第18页
 第二节 机制与复出机制第18-20页
  一、 机制的含义第18-19页
  二、 复出机制的内涵第19-20页
 第三节 我国被行政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研究的法律法规及理论基础第20-22页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和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相关法律规范第20页
  二、 行政法治理论第20-21页
  三、 民主政治理论第21-22页
第二章 我国被行政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2-36页
 第一节 我国被行政问责官员复出的现状第22-26页
  一、 被行政问责官员复出事件数量巨大第24-25页
  二、 被行政问责官员复出存在严重的失范现象第25-26页
 第二节 我国被行政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存在的问题第26-31页
  一、 被行政问责官员复出的政务不透明第26-27页
  二、 被行政问责官员复出的法律缺失第27-28页
  三、 缺乏有效的监督第28-29页
  四、 相关制度不完善第29-31页
 第三节 我国被问责官员的复出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第31-36页
  一、 行政体制的改革仍然处在探索之中第31-32页
  二、 官本位观念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且官员普遍缺乏责任意识第32-34页
  三、 有效的社会监督缺失第34-35页
  四、 违规用人惩处力度稍弱第35-36页
第三章 我国被行政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法制化路径探析第36-45页
 第一节 问责官员的复出应公开、透明第36-37页
  一、 建立被行政问责官员复出的公示制度第36页
  二、 遵照合法合理的途径与程序第36-37页
  三、 重视人大的作用第37页
 第二节 建立健全被行政问责官员复出的法律法规制度第37-39页
  一、 明确复出条件第37-38页
  二、 明确复出程序第38页
  三、 明确复出期限第38-39页
 第三节 建立和健全被行政问责官员复出的社会监督机制第39-40页
  一、 明确监督的主体第39页
  二、 明确监督的措施第39-40页
 第四节 完善配套制度第40-45页
  一、 完善我国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第40-42页
  二、 建立问责官员的考核制度第42-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附录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阻力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我国非政府组织引导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