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工作、社会管理、社会规划论文

福利院大龄孤儿社会融入问题--以四川省宜宾市儿童福利院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一章 绪论第6-10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6-7页
 二、研究对象和具体研究问题第7-8页
 三、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8-10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0-17页
 一、社会融入理论第10-12页
  (一)社会融入理论的源起和发展第10页
  (二)社会融入的内涵第10-11页
  (三)社会融入的相关测量模型第11-12页
 二、国内外对大龄孤儿社会融入的研究第12-15页
 三、国家对福利院孤儿的政策安排第15-17页
  (一)国家对大龄孤儿社会保障的制度建设第15页
  (二)我国儿童福利制度和孤儿抚养模式的特点第15-16页
  (三)各地区所做的安置大龄孤儿的努力第16-17页
第三章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第17-20页
 一、福利院大龄孤儿社会融入的研究框架第17-18页
 二、福利院大龄孤儿社会融入的研究方法第18-20页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第18页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第18-19页
  (三)研究的困难和局限性第19-20页
第四章 福利院大龄孤儿社会融入状况的多维度分析第20-38页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第20-22页
  (一)宜宾市儿童福利院概况第20页
  (二)宜宾市儿童福利院大龄孤儿情况简介第20-22页
 二、经济融入第22-27页
  (一)工作情况第22-24页
  (二)住房情况第24-26页
  (三)消费情况第26-27页
 三、社交文化融入第27-32页
 四、文化融入第32-35页
  (一)教育状况第32-34页
  (二)休闲娱乐第34页
  (三)院舍内外第34-35页
 五、思想融入第35-38页
  (一)对自我的认识,从“自卑”到“正常”第35-36页
  (二)多数人不刻意掩饰自己的经历,但也有一部分受访者会刻意回避自己的孤儿身份,不想让别人知道第36-38页
第五章 福利院大龄孤儿社会融入状况影响因素分析第38-42页
 一、微观个人系统第38-40页
 二、中观系统第40-41页
 三、宏观系统第41-42页
第六章 促进福利院大龄孤儿社会融入的对策与建议第42-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流动儿童亲子依恋水平与社交能力和问题行为的关系及社会工作介入
下一篇:北京高校毕业生留京意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