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侧信道分析的硬件木马检测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第9-12页
     ·硬件木马的基本概念第9-11页
     ·硬件木马的危害第11-12页
   ·选题意义第12-13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3-15页
   ·论文内容结构及主要创新点第15-17页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5页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5-16页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第16-17页
第二章 硬件木马概述第17-29页
   ·硬件木马的结构及分类第17-24页
     ·硬件木马的结构第17-19页
     ·硬件木马的分类第19-24页
   ·硬件木马的设计第24-29页
     ·基于组合逻辑的木马设计第24-25页
     ·基于时序逻辑的木马设计第25-27页
     ·基于复杂状态机的木马设计第27-29页
第三章 基于 FPGA 的木马检测平台设计第29-59页
   ·木马检测技术概述第29-36页
     ·基于失效分析的检测技术第30页
     ·基于逻辑测试的检测技术第30-32页
     ·基于侧信道分析的检测技术第32-34页
     ·硬件木马主动检测技术第34-36页
   ·基于 FPGA 的检测平台和检测流程设计第36-39页
     ·检测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第36-38页
     ·基于 FPGA 的硬件木马检测流程设计第38-39页
   ·木马检测的载体电路的设计第39-50页
     ·安全微控制器介绍第40页
     ·硬件木马主动检测结构的设计第40-44页
     ·真随机数发生器的设计第44-48页
     ·加解密协处理器的设计第48-50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0-56页
     ·基于功耗分析的检测平台设计第50-51页
     ·载体电路及木马电路的功耗分析第51-54页
     ·总线保护结构的实验分析第54-56页
   ·存在的问题第56-59页
     ·参考模型的获取问题第57-58页
     ·检测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第58-59页
第四章 硬件木马的激活机制研究第59-79页
   ·硬件木马激活的概念第59页
   ·激活模型分析第59-64页
     ·逻辑翻转概率定义第61-62页
     ·硬件木马的激活因素第62-64页
   ·提高木马激活概率的专用结构的设计第64-68页
     ·专用结构的原理分析第64-67页
     ·相比 DFT 结构的优点第67页
     ·硬件木马的激活概率分析第67-68页
   ·MFTD 的参数分析第68-73页
     ·翻转概率阈值(P_(th))分析第68-70页
     ·时序型硬件木马的激活分析第70-71页
     ·木马检测时间的分析第71-73页
   ·插入 MFTD 结构的流程第73-74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74-79页
第五章 木马检测的优化算法和判决机制研究第79-119页
   ·基于侧信道分析的仿真模型第79-84页
     ·CMOS 电路的功耗模型第79-82页
     ·硬件木马的侧信道建模第82-84页
   ·模型的数据维度分析第84-90页
     ·数字集成电路中的噪声第84-86页
     ·硬件木马检测的噪声分析第86-87页
     ·数据冗余分析第87-90页
   ·数据优化算法设计第90-94页
     ·降维技术简介第90-93页
     ·基于 PCA 的优化算法设计第93-94页
   ·木马检测的判定方法第94-100页
     ·判定方法的设计第94-95页
     ·经典的相关系数分析第95-98页
     ·相关系数存在的问题第98-100页
   ·硬件木马的检测判决参数的设计第100-104页
     ·检测判决参数的设计原则第100-102页
     ·基于重叠区间比值的判决参数设计第102-103页
     ·基于权重变化的判决参数设计第103-104页
   ·仿真结果及分析第104-119页
     ·侧信道分析模型的仿真结果第106-108页
     ·基于 PCA 的优化算法的仿真结果第108-114页
     ·检测判决参数的仿真结果第114-119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9-123页
   ·全文总结第119-120页
   ·下一步仍需完成的工作第120页
   ·硬件木马检测技术展望第120-123页
参考文献第123-13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33-135页
致谢第135页

论文共1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维语义感知的Web服务社会建模及关键问题研究
下一篇:T-S模糊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控制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