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动机与社会认同类型的关系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9页
引言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23页
   ·社会认同第10-14页
     ·社会认同定义第10页
     ·社会认同类型第10-11页
     ·社会认同冲突第11-12页
     ·社会认同理论第12-14页
   ·动机第14-20页
     ·动机第14-15页
     ·社会认同动机第15页
     ·动机的理论研究第15-17页
     ·动机的研究范式第17-19页
     ·动机与社会认同的关系研究第19-20页
   ·新生代农民工第20-23页
     ·新生代农民工第20-21页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研究现状第21-23页
2 问题提出第23-25页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23页
   ·研究的意义第23-24页
     ·理论意义第23页
     ·现实意义第23-24页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24-25页
     ·研究角度的创新第24页
     ·研究内容的细化第24-25页
3 研究与结果第25-41页
   ·预研究:检验自编社会认同动机问卷第25-29页
     ·研究材料的准备:自编社会认同动机问卷第25页
     ·研究目的第25页
     ·研究假设第25页
     ·被试第25-26页
     ·研究程序第26页
     ·研究结果第26-29页
   ·研究一: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动机与社会认同类型的关系研究第29-37页
     ·研究目的第29-30页
     ·研究假设第30页
     ·被试第30-31页
     ·研究工具第31-32页
     ·研究程序第32页
     ·研究结果第32-37页
   ·研究二:满足提高自尊动机对社会认同类型的影响第37-41页
     ·研究目的第37页
     ·研究假设第37页
     ·被试第37页
     ·研究工具第37-39页
     ·研究程序第39页
     ·研究结果第39-41页
4 讨论与分析第41-45页
   ·有关社会认同动机测量方法的检验第41页
   ·社会认同动机与社会认同类型的关系分析第41-45页
     ·不同社会认同类型的新生代农民工主导社会认同动机不同第42页
     ·社会认同动机的不同维度对社会认同类型影响的差异分析第42-43页
     ·社会认同动机在社会认同一致组和不一致组的差异分析第43-45页
5 结论与展望第45-47页
   ·本研究的结论第45页
   ·本研究的不足第45-46页
   ·未来研究展望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2页
 英文文献第47-49页
 中文文献第49-52页
附录第52-55页
 附录一:外显社会认同问卷第52-53页
 附录二:自编社会认同动机问卷项目第53-55页
致谢第55-56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抚顺市大学生村官能力建设研究
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关系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