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中国工人运动与组织论文--工会工作论文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关系实证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0页
1. 文献综述第10-19页
   ·群际偏见第10-12页
     ·群际偏见的概念第10页
     ·群际偏见的种类与测量方法第10-11页
     ·新生代农民工群际偏见的研究现状第11-12页
   ·社会认同与群际偏见的关系第12-15页
     ·社会认同第12-14页
     ·社会认同与群际偏见的关系第14-15页
   ·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的关系第15-17页
     ·集体自尊第15-16页
     ·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的关系第16-17页
   ·威胁情景与群际偏见、社会认同和集体自尊的关系第17-19页
     ·威胁情景下的群际偏见第17页
     ·威胁情景下的社会认同第17-18页
     ·威胁情景下的集体自尊第18-19页
2. 问题的提出第19-20页
3. 研究设计第20-23页
   ·研究目标与意义第20页
   ·研究被试第20页
   ·研究方法第20页
   ·研究假设第20-21页
   ·研究流程第21-23页
4 研究一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的关系研究第23-32页
   ·研究目的第23页
   ·研究假设第23页
   ·研究方法第23-24页
     ·研究被试第23页
     ·研究工具第23-24页
     ·研究程序第24页
     ·数据处理第24页
   ·研究结果第24-29页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的相关分析第24-28页
     ·集体自尊对社会认同和群际偏见关系的中介效应检验第28-29页
   ·讨论第29-32页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三者关系的研究分析第29-30页
     ·集体自尊对社会认同与群际偏见关系中介效应分析第30-32页
5. 研究二 威胁情景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的影响第32-36页
   ·研究目的第32页
   ·研究假设第32页
   ·研究方法第32-33页
     ·研究被试第32页
     ·研究工具第32页
     ·研究程序第32-33页
     ·数据处理第33页
   ·研究结果第33-35页
     ·被试样本的同质性检验第33-34页
     ·新生代农民工实验组与控制组社会认同差异比较第34页
     ·新生代农民工实验组与控制组集体自尊差异比较第34-35页
     ·新生代农民工实验组与控制组群际偏见差异比较第35页
   ·讨论第35-36页
6 综合讨论与建议第36-41页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集体自尊与群际偏见之间的关系第36-37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37页
   ·本研究的局限性第37-38页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与群际偏见关系管理的建议第38-41页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建议第38-39页
     ·降低新生代农民工群际偏见的建议第39-41页
7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9页
附录第49-57页
后记第57-58页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科研成果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动机与社会认同类型的关系
下一篇: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法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