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论扒窃的认定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引言第9-11页
一、扒窃的立法沿革及入罪理由第11-16页
 (一) 扒窃入罪的立法沿革第11-12页
 (二) 扒窃入罪的理由第12-16页
  1. 扒窃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第13-14页
  2. 扒窃行为具有严重的主观恶性第14页
  3. 财产权与公共秩序的双重侵害第14-16页
二、扒窃在理论上的争议与分歧第16-26页
 (一) 扒窃的概念第16-19页
 (二) “扒窃”与“携带凶器”的关系第19-20页
 (三) 扒窃应否限定在公共场所第20-22页
 (四) 扒窃是否要求具有秘密性第22-23页
 (五) 扒窃型盗窃罪是否存在未完成形态第23-26页
三、扒窃在司法实践中的认定第26-40页
 (—) 扒窃成立盗窃罪的条件第26-29页
  1. 行为发生在公共场所第26-27页
  2. 所窃取的应是他人贴身携带的财物第27-28页
  3. 所窃财物体积相对较小第28页
  4. 财物被窃时必须正被他人控制支配第28-29页
 (二) “公共场所”的认定第29-32页
 (三) “随身携带财物”的认定第32-34页
 (四) 扒窃出罪的认定第34-40页
  1. 扒窃之出罪机制的把握第34-35页
  2. 扒窃之财物的价值考量第35-37页
  3. 扒窃之罪与非罪的区分第37-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网络言论的刑法规制及边界
下一篇:空白票据失票救济实务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