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9页 |
第二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调查 | 第19-27页 |
·调查设计 | 第19-20页 |
·调查对象 | 第19页 |
·问卷设计 | 第19页 |
·调查方法 | 第19-20页 |
·实证调查 | 第20-27页 |
·学生调查 | 第20-23页 |
·教师调查 | 第23-25页 |
·用人单位调查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存在的失效现象 | 第27-33页 |
·理论知识方面 | 第27-29页 |
·政治观点模糊 | 第27-28页 |
·道德认识不明 | 第28页 |
·法纪意识淡薄 | 第28-29页 |
·行为表现方面 | 第29-30页 |
·政治行为欠妥 | 第29页 |
·道德表现失当 | 第29-30页 |
·违法乱纪突出 | 第30页 |
·双重人格方面 | 第30-33页 |
·理想现实层面上的人格冲突 | 第31页 |
·虚实空间境遇中的人格分离 | 第31-32页 |
·校内校外环境下的人格变异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失效现象的成因 | 第33-40页 |
·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不足 | 第33-35页 |
·人员构成复杂,教师队伍建设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 第33-34页 |
·部分教师消极怠工,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有待提升 | 第34页 |
·教师综合素质偏低,高素质专业教师十分匮乏 | 第34-35页 |
·教育内容中的不合理 | 第35-36页 |
·内容重复率较高 | 第35页 |
·与现实结合不紧密 | 第35-36页 |
·教学方法中的不合理因素 | 第36-37页 |
·传统填鸭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 | 第36-37页 |
·新型教学方法疏远师生距离 | 第37页 |
·考核机制中的不合理 | 第37-40页 |
·考核形式单一 | 第38页 |
·考核内容空洞 | 第38-39页 |
·考核反馈不足 | 第39-40页 |
第五章 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对策思考 | 第40-53页 |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质 | 第40-43页 |
·提高理论素养 | 第40-41页 |
·提升道德品质 | 第41-42页 |
·培育创新能力 | 第42-43页 |
·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充实教育内容 | 第43-47页 |
·加强高职学生的择业道德教育 | 第43-45页 |
·加强高职学生的从业道德教育 | 第45-46页 |
·加强高职学生的创业道德教育 | 第46-47页 |
·切合学生实际,创新教育方法 | 第47-50页 |
·改进“灌输”教育法 | 第47-48页 |
·创新实践教育法 | 第48-49页 |
·运用环境影响法 | 第49-50页 |
·优化考评体系,推动全面发展 | 第50-53页 |
·建立科学系统的考核目标 | 第50-51页 |
·设计全面贴切的考核内容 | 第51-52页 |
·强化考核体系的结果反馈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A | 第58-62页 |
附录 B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