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图目录 | 第13-14页 |
表目录 | 第14-15页 |
英文缩略表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6-28页 |
·鱼类免疫的概述 | 第17-18页 |
·鱼类免疫相关细胞因子的概述 | 第18-20页 |
·akirin 基因 | 第20-23页 |
·akirin 基因的起源 | 第20-21页 |
·akirin 基因的进化及结构分析 | 第21-23页 |
·Akirin 多重生物学功能 | 第23-25页 |
·鱼类 Akirin 研究进展 | 第25-26页 |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6-28页 |
第二章 鱼类 akirin 同源基因的克隆 | 第28-45页 |
·试验材料 | 第28-29页 |
·材料 | 第28页 |
·菌株、质粒与引物 | 第28页 |
·试剂与工具酶 | 第28页 |
·溶液和培养基 | 第28-29页 |
·主要试验仪器 | 第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7页 |
·分别提取泥鳅、半滑舌鳎和条纹斑竹鲨肝脏组织总 RNA | 第29-30页 |
·第一条 cDNA 链的合成 | 第30页 |
·akirin 基因简并引物的设计 | 第30-31页 |
·akirin 基因保守片段的克隆 | 第31页 |
·泥鳅、半滑舌鳎和条纹斑竹鲨 Akirin 完整 cDNA 的克隆与分析 | 第31-37页 |
·试验结果 | 第37-43页 |
·akirin 基因简并引物的设计 | 第37页 |
·akirin 基因保守片段的克隆 | 第37页 |
·akirin 完整 cDNA 的克隆与分析 | 第37-40页 |
·Akirin 蛋白的序列分析 | 第40-41页 |
·akirin 基因进化分析 | 第41-43页 |
·讨论 | 第43-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三章 泥鳅 Akirin2 亚细胞定位研究 | 第45-53页 |
·试验材料 | 第45页 |
·菌株、载体和细胞 | 第45页 |
·主要试剂及工具酶 | 第45页 |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45页 |
·主要仪器 | 第45页 |
·试验方法 | 第45-49页 |
·引物设计 | 第45-46页 |
·通过 Overlap-PCR 构建泥鳅 akirin2 基因缺失片段 | 第46-47页 |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7页 |
·重组质粒的大量提取 | 第47-48页 |
·ZF4 细胞复苏 | 第48页 |
·细胞传代 | 第48页 |
·重组质粒及 pDsRed2-C1 空载体转染 ZF4 细胞 | 第48页 |
·DAPI 染色 | 第48-49页 |
·试验结果 | 第49-51页 |
·泥鳅 akirin2 基因缺失片段的获得 | 第49页 |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和鉴定 | 第49页 |
·荧光显微镜检测重组质粒的亚细胞定位 | 第49-51页 |
·讨论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泥鳅 Akirin2 免疫相关生物学功能验证 | 第53-66页 |
·泥鳅 akirin2 基因时空表达分析 | 第53-60页 |
·试验材料 | 第53页 |
·试验方法 | 第53-56页 |
·试验结果 | 第56-59页 |
·讨论 | 第59-60页 |
·泥鳅 akirin2 过表达对细胞免疫因子影响的研究 | 第60-65页 |
·试验材料 | 第60-61页 |
·试验方法 | 第61-63页 |
·试验结果 | 第63-64页 |
·讨论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泥鳅 Akirin2 与 14-3-3β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66-72页 |
·试验材料 | 第66-67页 |
·材料 | 第66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66页 |
·试剂和工具酶 | 第66页 |
·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 | 第66-67页 |
·试验方法 | 第67-69页 |
·14-3-3β基因的克隆 | 第67页 |
·DNA-BD 诱饵蛋白和 DNA-AD 互作蛋白融合载体 | 第67页 |
·融合载体对宿主细胞毒性及自激活的检测 | 第67-68页 |
·诱饵蛋白对宿主细胞毒性的检测 | 第68页 |
·泥鳅 Akirin2 和 14-3-3β融合蛋白的杂交 | 第68-69页 |
·试验结果 | 第69-70页 |
·14-3-3β基因的克隆 | 第69页 |
·融合载体的构建及验证 | 第69页 |
·融合载体细胞自激活及毒性检测 | 第69-70页 |
·泥鳅 Akirin2 和 14-3-3β相互作用的杂交验证 | 第70页 |
·讨论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作者简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