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论文

云南“建设用地上山”战略实施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2页
  一、 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7页
  一、 国外研究进展第12-14页
  二、 国内研究进展第14-15页
  三、 研究展望第15-17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17-18页
  一、 研究思路第17页
  二、 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8-20页
  一、 研究方法第18-19页
  二、 技术路线图第19-20页
第二章 “建设用地上山”的内涵界定和相关基础理论第20-26页
 第一节 “建设用地上山”概念及内涵的界定第20-22页
  一、 建设用地与山地的概念第20-21页
  二、 “建设用地上山”的概念与内涵界定第21-22页
 第二节 相关基础理论第22-26页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2-23页
  二、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第23页
  三、 粮食安全理论第23-24页
  四、 生态安全理论第24-25页
  五、 土地节约与集约利用理论第25-26页
第三章 “建设用地上山”战略的实施现状第26-35页
 第一节 坝区界线与地类面积核定第26-28页
  一、 坝区界线与地类面积核定的作法第26页
  二、 坝区界线与地类面积核定的成果第26-28页
 第二节 完善“三规”第28-30页
  一、 何为“三规”第28页
  二、 “三规”完善简况第28-29页
  三、 “三规”完善的重点第29页
  四、 三规完善的成果第29-30页
 第三节 组织“三规”联合审查第30-31页
  一、 “三规”联合审查概述第30页
  二、 “三规”联合审查的成果第30-31页
 第四节 制定《坝区耕地质量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第31-32页
 第五节 典型县市“建设用地上山”的实施情况分析第32-35页
  一、 大理市实施情况第32-33页
  二、 宜良县实施情况第33页
  三、 大理市与宜良县山地开发对比分析第33-35页
第四章 “建设用地上山”战略实施已取得的经验第35-40页
 第一节 要“上山”先摸底第35-37页
  一、 摸底的重要性第35-36页
  二、 摸底的方法第36-37页
 第二节 避免“上山”占耕地现象第37-38页
  一、 不多占耕地才能最大化地保护耕地第37页
  二、 “上山”占耕地的上限第37-38页
 第三节 “三规”联合审查第38-40页
  一、 “三规”审查的重要意义第38页
  二、 “三规”审查的经验做法第38-40页
第五章 “建设用地上山”战略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40-47页
 第一节 “建设用地上山”的征转问题第40-41页
  一、 各项法律法规的硬性规定第40页
  二、 “上山”用地的特殊性第40-41页
 第二节 “建设用地上山”的盲目扩张第41-42页
  一、 各级政府对“上山”的盲目推崇第41-42页
  二、 “上山”初期制度的不健全第42页
 第三节 保耕地与保生态之间的矛盾第42-44页
  一、 “上山”是为了保耕地,保耕地是为了保粮食第42-43页
  二、 “上山”可能带来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第43页
  三、 以生态换耕地的方式不可取第43-44页
 第四节 “三规”衔接中的问题第44-47页
  一、 “三规”具体怎么衔接第44-45页
  二、 “三规”审查流于形式第45页
  三、 “一书一图”缺乏执行力第45-47页
第六章 推进“建设用地上山”战略科学实施的对策与建议第47-58页
 第一节 保障“建设用地上山”用地的合理与合法第47-49页
  一、 “上山”用地的征转分离第47页
  二、 “上山”的用地计划指标保障第47-48页
  三、 差别化管理才能解决“上山”用地的问题第48-49页
 第二节 以项目支撑“建设用地上山”第49-50页
  一、 项目支撑“上山”的重要性第49页
  二、 项目支撑“上山”的方式第49-50页
 第三节 加强前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并注重后期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估第50-52页
  一、 前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上山”的基础第50页
  二、 后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是“上山”的关键第50-51页
  三、 建立长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第51-52页
 第四节 加强各部门间的分工与合作第52-54页
  一、 部门间的分工是为了“上山”的专业性第52-53页
  二、 部门间的合作才能完成“上山”第53页
  三、 实现分工与合作之间的统一第53-54页
 第五节 “建设用地上山”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第54-56页
  一、 “建设用地上山”节约集约利用的重要性第54页
  二、 对“建设用地上山”进行节约集约利用的方式(方法)第54-56页
  三、 将节约集约利用纳入“上山”日常管理第56页
 第六节 加强与桥头堡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相互联系第56-58页
  一、 “上山”解决一部分桥头堡建设与西部大开发的用地问题第56-57页
  二、 桥头堡建设与西部大开发为“上山”带来政策、资金等条件第57-58页
第七章 基本研究结论与未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建议第58-61页
 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58-59页
 第二节 未来研究建议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致谢第67-68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省建设用地上山战略与调控研究
下一篇:基于钻石模型的日本家电产业竞争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