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2-30页 |
·复合微粒技术与应用 | 第12-15页 |
·超临界流体技术 | 第15-23页 |
·超临界流体 | 第15-16页 |
·超临界流体的性质 | 第16-17页 |
·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超细微粒 | 第17-21页 |
·RESS法制备复合微粒 | 第21-23页 |
·RESS-撞击流流场研究进展 | 第23-29页 |
·撞击流及其性质 | 第23-25页 |
·撞击流技术的应用 | 第25-26页 |
·撞击流流体动力学的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RESS-撞击流流体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RESS-撞击流流场中颗粒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28-29页 |
·本文工作 | 第29-30页 |
2 RESS-撞击流的数值模拟 | 第30-42页 |
·几何模型 | 第30-31页 |
·数学模型 | 第31-34页 |
·模型假设 | 第31-32页 |
·流动的基本方程 | 第32-33页 |
·湍流模型的选择 | 第33页 |
·混合模型 | 第33页 |
·SIMPLE算法 | 第33-34页 |
·边界条件 | 第34-3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5-41页 |
·流场分布特性 | 第35-37页 |
·轴向速度 | 第37-39页 |
·湍流动能 | 第39-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3 RESS-撞击流的PIV测试 | 第42-56页 |
·PIV测速简介 | 第42-44页 |
·测试工艺流程与装置 | 第44-45页 |
·实验材料 | 第45页 |
·实验参数 | 第45-46页 |
·测试方法 | 第46-47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7-55页 |
·速度矢量图分析 | 第47-50页 |
·轴向速度分布 | 第50-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4 包覆层形成过程的数值研究 | 第56-69页 |
·数学模型 | 第56-57页 |
·液滴扩散模型 | 第56页 |
·凝固理论 | 第56-57页 |
·几何模型与网格划分 | 第57-59页 |
·边界条件 | 第59-60页 |
·包覆剂液滴碰撞平面 | 第59页 |
·包覆剂液滴碰撞球面 | 第59-60页 |
·模型求解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8页 |
·包覆层厚度 | 第62-65页 |
·包覆剂的凝固特性 | 第65-67页 |
·包覆剂的扩散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5 RESS-撞击流流场中型芯微粒运动的数值研究 | 第69-78页 |
·几何模型 | 第69-70页 |
·边界条件及假设 | 第70页 |
·模型求解 | 第70-7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1-77页 |
·型芯微粒的停留时间与渗入距离 | 第71-75页 |
·型芯微粒的运动状态 | 第75-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6 RESS-撞击流制备包覆微粒的实验研究 | 第78-86页 |
·实验流程 | 第78-79页 |
·实验材料 | 第79-80页 |
·表征方法 | 第80页 |
·样品形貌表征 | 第80页 |
·估算包覆层厚度的分析法 | 第8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0-85页 |
·包覆层形貌 | 第80-81页 |
·包覆层厚度 | 第81-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2页 |
附录A COMSOL软件中与FEM结构体连接的Matlab主体代码 | 第92-93页 |
附录B Fluent软件中定义颗粒碰撞的UDF源程序 | 第93-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