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E的曲面加工刀具轨迹快速生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逆向工程简述 | 第11-12页 |
·逆向工程的应用 | 第12-13页 |
·由数据点直接生成刀具轨迹的研究研究背景 | 第13-16页 |
·国外现状 | 第15页 |
·国内现状 | 第15-16页 |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课题意义 | 第16-17页 |
·课题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2章 数据获取 | 第19-31页 |
·数据获取概述 | 第19页 |
·选择测量方式 | 第19-22页 |
·非接触式测量方法 | 第20-21页 |
·接触式测量方法 | 第21页 |
·选取测量方式 | 第21-22页 |
·三坐标接触测量 | 第22-24页 |
·三坐标测量机简介 | 第22页 |
·选择接触测量机扫描方式 | 第22-24页 |
·接触测量数据处理 | 第24-28页 |
·消除数据中的噪声点 | 第24-25页 |
·接触式测头数据采集原理 | 第25-26页 |
·微平面法补偿法 | 第26-27页 |
·微球面半径补偿法 | 第27-28页 |
·补偿方法比较 | 第28-30页 |
·选择二次曲面 | 第28-29页 |
·比较半径补偿方法 | 第29-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建立数据模型 | 第31-47页 |
·采集到的数据特征 | 第31-32页 |
·建立 Z-map 模型 | 第32-36页 |
·Z-map 数据模型简述 | 第32-33页 |
·Z-map 模型相关参数 | 第33-34页 |
·根据测量数据生成 Z-map 模型 | 第34-36页 |
·Z-map 模型的应用策略 | 第36-39页 |
·Z-map 模型的更新策略 | 第37-38页 |
·Z-map 模型的等高线加工策略 | 第38-39页 |
·数据点微分几何信息 | 第39-46页 |
·曲面微分计算方法 | 第39-42页 |
·选择数据处理方法 | 第42-44页 |
·双三次 B 样条插值法获取微分几何信息 | 第44-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4章 生成刀具轨迹 | 第47-71页 |
·数控刀位规划相关概念 | 第47-48页 |
·曲面端铣使用刀具 | 第47页 |
·刀具轨迹相关定义 | 第47-48页 |
·等残留高度法 | 第48-50页 |
·确定五轴加工路径参数 | 第50-55页 |
·局部微分几何模型 | 第51-55页 |
·选定初始刀位角度 | 第55页 |
·刀具轨迹干涉处理 | 第55-64页 |
·刀具干涉类型 | 第56-57页 |
·由 Z-map 数据构造三角面片 | 第57-58页 |
·刀具干涉判定 | 第58-60页 |
·刀具轨迹干涉修正 | 第60-62页 |
·Z-map 三角面片刀具轨迹干涉检验计算步骤 | 第62-63页 |
·由曲面局部微分特征检验刀具角度 | 第63-64页 |
·确定刀具轨迹参数 | 第64-69页 |
·加工带宽的计算 | 第65-67页 |
·相邻刀触点路径计算 | 第67-68页 |
·由刀触点转化为刀位数据 | 第68-69页 |
·刀具轨迹生成流程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