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3页 |
1 绪论 | 第13-26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牡丹生物学特性及分布 | 第14页 |
·牡丹的形态学特征 | 第14页 |
·牡丹的地域分布 | 第14页 |
·牡丹的成分及功能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牡丹花的化学成分及功能 | 第15-16页 |
·牡丹籽的化学成分及功能 | 第16-17页 |
·牡丹皮的化学成分及功能 | 第17页 |
·牡丹花粉的化学成分及功能 | 第17页 |
·黄酮类化合物研究进展 | 第17-25页 |
·黄酮类化合物结构与分类 | 第17-18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理化性质 | 第18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 | 第18-21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 第21-22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分析测定 | 第22-23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 | 第23-25页 |
·本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2 酶辅助法匀浆提取牡丹种皮黄酮工艺的研究 | 第26-39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6-27页 |
·实验方法 | 第27-29页 |
·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 第27页 |
·木犀草素HPLC分析测定方法 | 第27-28页 |
·匀浆提取工艺条件优化 | 第28页 |
·酶辅助法提取工艺条件优化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8页 |
·牡丹种皮黄酮和木犀草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 第29-31页 |
·木犀草素HPLC分析测定方法 | 第31-33页 |
·牡丹种皮黄酮的最佳匀浆提取工艺筛选 | 第33-35页 |
·牡丹种皮黄酮和木犀草素的最佳酶辅助匀浆提取工艺筛选 | 第35-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3 大孔树脂吸附柱层析法分离纯化牡丹种皮黄酮的研究 | 第39-48页 |
·材料与仪器 | 第39-40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39页 |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牡丹种皮黄酮提取液制备 | 第40页 |
·牡丹种皮黄酮和木犀草素含量测定 | 第40页 |
·大孔树脂预处理 | 第40页 |
·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解吸实验 | 第40-41页 |
·大孔吸附树脂D101对牡丹种皮黄酮的纯化条件的确定 | 第41-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6页 |
·大孔吸附树脂的筛选 | 第42-43页 |
·大孔吸附树脂D101对牡丹种皮黄酮的纯化条件 | 第43-46页 |
·牡丹种皮总黄酮和木犀草素纯化前后含量变化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4 牡丹种皮黄酮体外抗氧化性能研究 | 第48-56页 |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48-49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8-49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49页 |
·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牡丹种皮黄酮溶液和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 第49页 |
·牡丹种皮黄酮体外抗氧化实验方法 | 第49-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牡丹种皮黄酮总还原能力 | 第51页 |
·牡丹种皮黄酮对DPPH·自由基清除效果 | 第51-52页 |
·牡丹种皮黄酮清除ABTS·自由基的活力测定 | 第52-54页 |
·牡丹种皮黄酮对Fe~(3+)的还原能力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牡丹种皮黄酮对小鼠体内抗氧化作用研究 | 第56-63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56-57页 |
·实验材料 | 第56-57页 |
·主要仪器 | 第57页 |
·实验方法 | 第57-58页 |
·抗氧化实验体系的建立 | 第57页 |
·血清和组织样品处理 | 第57页 |
·检测指标 | 第57-58页 |
·统计分析 | 第5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8-61页 |
·各组小鼠的体重和器官指数 | 第58-59页 |
·各组小鼠血清、肝及肾组织SOD活力 | 第59页 |
·各组小鼠血清、肝及肾组织MDA含量 | 第59-60页 |
·小鼠肝和肾组织匀浆总蛋白含量 | 第60页 |
·小鼠肝和肾组织CAT活性 | 第60-61页 |
·小鼠肝和肾组织GSH-PX活力 | 第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6 牡丹种皮黄酮的抗疲劳功能研究 | 第63-69页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63-64页 |
·实验材料 | 第63-64页 |
·主要仪器 | 第64页 |
·实验方法 | 第64-65页 |
·建立抗疲劳实验体系 | 第64页 |
·负重游泳实验及测定力竭游泳时间 | 第64-65页 |
·血尿素氮(BUN)、血乳酸(BLA)含量的测定 | 第65页 |
·肝糖原(LG)和肌糖原(MG)含量的测定 | 第65页 |
·数据分析 | 第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67页 |
·牡丹种皮黄酮对小鼠的体重和器官指数的影响 | 第65页 |
·牡丹种皮黄酮对小鼠负重游泳时间的影响 | 第65-66页 |
·牡丹种皮黄酮对小鼠血清尿素氮(BUN)和血乳酸(BLA)的影响 | 第66-67页 |
·牡丹种皮黄酮对小鼠肝糖原(LG)和肌糖原(MG)的影响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