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断裂区深埋隧道地应力特征及围岩稳定性分析
作者简介 | 第1-7页 |
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29页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第17-20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工程概况及选题依据 | 第18-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6页 |
·关于地应力实测及回归分析 | 第20-23页 |
·关于隧道围岩压力的确定方法 | 第23-24页 |
·关于地应力影响的隧道围岩稳定性分析 | 第24-25页 |
·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6页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6-2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页 |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7-29页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第29-39页 |
§2.1 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 第29-34页 |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29-30页 |
·青峰断裂发展与演化过程 | 第30-32页 |
·青峰断裂局部地质构造特征 | 第32-34页 |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条件 | 第34-37页 |
·地形地貌 | 第34页 |
·地层岩性 | 第34-35页 |
·地质构造 | 第35-37页 |
·水文地质特征 | 第37页 |
·主要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 | 第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隧址区地应力地质力学分析与现场实测 | 第39-51页 |
§3.1 地应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2页 |
·地应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40页 |
·地质构造对地应力的影响分析 | 第40-41页 |
·埋深对地应力的影响分析 | 第41-42页 |
§3.2 地质力学法分析地应力 | 第42-44页 |
·采用共轭剪节理判别主应力 | 第42-43页 |
·采用断层判别主应力 | 第43页 |
·采用褶皱判别 | 第43-44页 |
§3.3 水压致裂法实测地应力 | 第44-49页 |
·常规水压致裂法测试原理及步骤 | 第44-45页 |
·钻孔围岩应力状态 | 第45-46页 |
·地应力测试孔位置 | 第46-47页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47-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隧址区初始地应力场三维反演分析 | 第51-71页 |
§4.1 地应力场回归分析原理 | 第51-53页 |
§4.2 地应力场回归分析 | 第53-57页 |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53-54页 |
·位移边界条件的施加 | 第54-55页 |
·主应力量值与方向的确定 | 第55-57页 |
§4.3 地应力场反演结果分析 | 第57-63页 |
·地应力场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57-59页 |
·隧址区初始地应力场特征 | 第59-62页 |
·地应力场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第62-63页 |
§4.4 大坪山深埋隧道地应力区段划分 | 第63-70页 |
·地应力状态的划分和判定 | 第63-69页 |
·大坪山隧道高地应力现象 | 第69-7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基于初始地应力的围岩压力研究 | 第71-92页 |
§5.1 围岩压力的理论解析 | 第71-73页 |
·围岩压力的概念 | 第71-72页 |
·形变围岩压力的理论表达式 | 第72-73页 |
§5.2 基于开挖应力释放率的隧道围岩压力研究 | 第73-84页 |
·开挖应力释放率模型简述 | 第74-76页 |
·隧道实测位移的处理和确定 | 第76-82页 |
·应力释放与围岩压力计算 | 第82-84页 |
§5.3 基于Fenner理论计算的围岩压力研究 | 第84-86页 |
·Fenner理论计算的假定条件 | 第84页 |
·实测位移与洞壁径向位移的关系 | 第84页 |
·采用Fenner公式求算围岩压力值 | 第84-86页 |
§5.4 基于现场实测的围岩压力研究 | 第86-90页 |
·测试方法及测点布置 | 第86-87页 |
·现场测试及结果分析 | 第87-90页 |
§5.5 围岩压力理论计算与实测结果对比 | 第90-9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考虑地应力影响的围岩分级与围岩稳定性评价 | 第92-114页 |
§6.1 地应力对围岩分级和围岩稳定性的影响 | 第92-97页 |
·地应力侧压系数的影响 | 第93页 |
·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洞轴线的夹角的影响 | 第93-97页 |
§6.2 考虑地应力修正的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 第97-102页 |
·已有围岩分级法对地应力修正的考虑 | 第97-99页 |
·本文采用的地应力修正指标值的确定 | 第99页 |
·考虑地应力修正的公路隧道围岩分级方法 | 第99-102页 |
§6.3 隧道现场围岩分级验证 | 第102-105页 |
·分级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102-103页 |
·分级过程及结果分析 | 第103-105页 |
§6.4 地应力影响的围岩稳定性评价 | 第105-113页 |
·隧道已开挖段稳定性评价 | 第105-108页 |
·隧道已开挖段大变形和塌方段 | 第108-111页 |
·隧道已开挖段局部掉块 | 第111-112页 |
·隧道未开挖高地应力段稳定性预测 | 第112-11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13-114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建议 | 第114-118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14-116页 |
§7.2 建议 | 第116-118页 |
致谢 | 第118-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