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1-8页 |
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9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8-20页 |
·纤维改性沥青是解决路面早期病害的有效手段 | 第18页 |
·玄武岩纤维的结构性能研究是其发挥作用的前提 | 第18-19页 |
·改性沥青流变性是揭示纤维改性效果和作用机理的根本方法 | 第19-2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第20-25页 |
·玄武岩纤维的微观结构 | 第20页 |
·玄武岩纤维的化学稳定性 | 第20-21页 |
·玄武岩纤维的热稳定性 | 第21-22页 |
·纤维与沥青两相结合状态 | 第22-23页 |
·纤维改性沥青的流变性能及作用机理 | 第23-25页 |
§1.3 选题来源、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25-28页 |
·课题来源与研究目的 | 第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7-28页 |
§1.4 论文工作量 | 第28-29页 |
第二章 玄武岩纤维的微观结构 | 第29-38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9-30页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29-30页 |
·样品的测试表征 | 第30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0-37页 |
·玄武岩纤维的微观形貌和成分分析 | 第30-32页 |
·玄武岩纤维的矿物物相分析和近程有序度 | 第32-33页 |
·玄武岩纤维的分子结构 | 第33-35页 |
·玄武岩纤维的无规网络参数 | 第35-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玄武岩纤维的化学稳定性 | 第38-54页 |
§3.1 实验部分 | 第38-39页 |
·原料与化学试剂 | 第38页 |
·酸碱处理的纤维的制备和表征 | 第38-39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9-52页 |
·酸碱处理对纤维微观形貌和成分的影响 | 第39-42页 |
·酸碱处理对纤维物相和近程有序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酸碱处理对纤维分子结构的影响 | 第44-46页 |
·酸碱处理对纤维质量保留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52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玄武岩纤维的热稳定性 | 第54-69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54-55页 |
·样品的制备 | 第54-55页 |
·仪器设备 | 第55页 |
·样品的测试与表征 | 第55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5-68页 |
·纤维在不同气氛下的DSC-TG曲线 | 第55-57页 |
·热处理对纤维显微形貌的影响 | 第57-62页 |
·热处理对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62-63页 |
·热处理对纤维析晶能力的影响 | 第63-67页 |
·热处理对纤维分子结构的影响 | 第67-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玄武岩纤维与沥青的结合状态 | 第69-84页 |
§5.1 实验部分 | 第69-72页 |
·实验原料与试剂 | 第69-71页 |
·纤维沥青胶浆的制备 | 第71页 |
·仪器设备 | 第71页 |
·样品的测试与表征 | 第71-72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72-82页 |
·纤维沥青胶浆的粘度和针入度试验 | 第72-75页 |
·其他种类的工程纤维的显微结构 | 第75-77页 |
·纤维沥青胶浆的网篮析出试验 | 第77-80页 |
·纤维沥青胶浆的分子结构 | 第80-81页 |
·玄武岩纤维沥青胶浆的软化点试验 | 第81-82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六章 纤维沥青胶浆的动态剪切流变性能 | 第84-105页 |
§6.1 实验部分 | 第84-85页 |
·原材料 | 第84页 |
·样品的制备和表征 | 第84-85页 |
§6.2 结果与讨论 | 第85-103页 |
·玄武岩纤维的掺量和温度对沥青胶浆流变性的影响 | 第85-90页 |
·纤维种类对沥青胶浆的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90-95页 |
·载荷频率对纤维沥青胶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95-99页 |
·纤维长径比对纤维沥青胶浆的流变性能的影响 | 第99-103页 |
§6.3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5-108页 |
§7.1 主要结论 | 第105-107页 |
§7.2 课题展望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