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 第1-11页 |
摘要 | 第11-15页 |
ABSTRACT | 第15-2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24-33页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2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4-29页 |
·软质板岩水理特性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软质板岩蠕变特性研究现状 | 第25-28页 |
·隧道施工期围岩力学效应研究现状 | 第28-29页 |
·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9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1.4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研究思路 | 第30-31页 |
·技术路线 | 第31页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31-33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特征和工程特性 | 第33-38页 |
§2.1 工程概述 | 第33-34页 |
§2.2 研究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 | 第34-37页 |
·地形地貌 | 第34页 |
·地层岩性 | 第34-35页 |
·地质构造 | 第35-36页 |
·水文地质 | 第36-37页 |
·地应力特性 | 第37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三章 软质板岩力学特性研究 | 第38-49页 |
§3.1 概述 | 第38页 |
§3.2 软质板岩单轴压缩试验 | 第38-43页 |
·试验方法 | 第38-39页 |
·试验结果 | 第39-42页 |
·成果分析 | 第42-43页 |
§3.3 软质板岩三轴压缩试验 | 第43-48页 |
·试验方法 | 第44页 |
·试验结果 | 第44-48页 |
·成果分析 | 第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软质板岩水理特性研究 | 第49-86页 |
§4.1 概述 | 第49页 |
§4.2 软质板岩微观结构研究 | 第49-51页 |
·成分、含量测试结果 | 第49-50页 |
·内部结构分析 | 第50-51页 |
§4.3 软质板岩吸水性试验研究 | 第51-55页 |
·试验设备 | 第51页 |
·试验方法 | 第51-52页 |
·计算方法 | 第52页 |
·试验结果 | 第52-53页 |
·成果分析 | 第53-55页 |
§4.4 软质板岩膨胀性试验研究 | 第55-66页 |
·试验设备 | 第56页 |
·试验内容及试验结果分析 | 第56-66页 |
·软质板岩膨胀机理分析 | 第66页 |
§4.5 软质板岩耐崩解性试验研究 | 第66-71页 |
·概述 | 第66-67页 |
·试验仪器 | 第67页 |
·试样制备 | 第67页 |
·试验程序 | 第67页 |
·成果分析 | 第67-70页 |
·软质板岩崩解机理分析 | 第70-71页 |
§4.6 不同含水率条件下软质板岩压缩试验研究 | 第71-80页 |
·不同含水率条件下板岩单轴压缩试验 | 第71-74页 |
·不同含水率条件下板岩三轴压缩试验 | 第74-80页 |
§4.7 软质板岩水理特性机制研究 | 第80-83页 |
·地下水在板岩中的物理状态 | 第80-81页 |
·板岩软化机理分析 | 第81-8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83-86页 |
第五章 软质板岩蠕变特性研究 | 第86-102页 |
§5.1 概述 | 第86-87页 |
§5.2 板岩蠕变特性试验 | 第87-90页 |
·试验过程及方法 | 第87-88页 |
·试验结果分析 | 第88-90页 |
§5.3 板岩蠕变本构模型 | 第90-98页 |
·概述 | 第90-95页 |
·板岩蠕变本构模型 | 第95-98页 |
§5.4 水对板岩蠕变特性的影响分析 | 第98-10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第六章 软质板岩特大断面隧道施工期围岩力学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 第102-129页 |
§6.1 概述 | 第102页 |
§6.2 黏弹塑性有限元模拟基本理论 | 第102-110页 |
·黏弹塑性有限单元法基本方程 | 第102-106页 |
·岩体屈服准则和流动法则 | 第106-108页 |
·隧道施工过程的模拟 | 第108-110页 |
§6.3 ANSYS有限元程序介绍 | 第110-112页 |
·ANSYS简介 | 第110页 |
·ANSYS基本分析过程 | 第110页 |
·ANSYS模拟隧道开挖过程的实现 | 第110-112页 |
§6.4 软质板岩特大断面隧道开挖与支护数值模拟 | 第112-127页 |
·工程概况 | 第112-115页 |
·计算范围和边界条件 | 第115页 |
·计算假定 | 第115-116页 |
·计算参数的选取 | 第116页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116-117页 |
·Burgers黏弹塑性模型参数在ANSYS中的实现 | 第117-118页 |
·计算步骤 | 第118-119页 |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119-127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7-129页 |
第七章 基于监控量测的特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 第129-158页 |
§7.1 概述 | 第129页 |
§7.2 隧道监控量测简介 | 第129-133页 |
·监测内容及测点布置 | 第129-130页 |
·监测断面布置及监测频率 | 第130页 |
·监测仪器 | 第130-131页 |
·隧道初期支护极限相对位移 | 第131-132页 |
·数据处理分析方法 | 第132-133页 |
§7.3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变形特征分析 | 第133-152页 |
·隧道施工的时空效应 | 第133-135页 |
·隧道施工期围岩时间效应分析 | 第135-145页 |
·隧道围岩施工期空间效应分析 | 第145-148页 |
·软质板岩特大断面隧道围岩变形机制分析 | 第148-152页 |
§7.4 特大断面板岩隧道围岩大变形控制技术 | 第152-156页 |
·软岩隧道支护原理 | 第152页 |
·特大断面隧道板岩隧道围岩大变形控制方法 | 第152-156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156-158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58-163页 |
§8.1 结论 | 第158-161页 |
§8.2 展望 | 第161-163页 |
致谢 | 第163-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165-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