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词 | 第10-11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猪链球菌病的危害 | 第11页 |
·猪链球菌病的发病机制 | 第11-13页 |
·细菌双组份调控系统与细菌毒力的关系 | 第13-14页 |
·双组份调控系统做为抗菌药物治疗靶点 | 第14页 |
·VicRK做为药靶的应用与其展望 | 第14-16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17-25页 |
·材料 | 第17-19页 |
·实验所用的菌株、质粒和培养条件 | 第17页 |
·酶、试剂和试剂盒 | 第17-18页 |
·培养基、抗生素及其配制 | 第18页 |
·PCR引物 | 第18-19页 |
·序列的来源 | 第19页 |
·方法 | 第19-25页 |
·分子生物学基本的操作方法 | 第19页 |
·1358hk激酶功能域的序列分析及克隆表达 | 第19-23页 |
·同源序列搜索,模板选择 | 第23页 |
·建立模型,模型评价 | 第23页 |
·ADP与1358'分子对接 | 第23-24页 |
·准备筛选中的小分子数据库 | 第24页 |
·结合计算机模拟,进行1358HATPase_c的定点突变 | 第24-2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5-39页 |
·1358hk激酶功能域的序列分析 | 第25-27页 |
·PCR扩增1358基因 | 第25-26页 |
·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和纯化 | 第26-27页 |
·1358hk激酶活性测试及酶动力学分析 | 第27-29页 |
·序列对比结果 | 第29-30页 |
·1358模型结果及结构特征分析 | 第30-32页 |
·分子对接及化合物筛选分析 | 第32-33页 |
·猪链球菌2型组氨酸激酶1358蛋白活性位点处残基与底物ADP的相互作用 | 第33-34页 |
·体外酶抑制剂的筛选及抑菌的结果 | 第34-36页 |
·猪链球菌2型组氨酸激酶1358蛋白活性位点处关键的氨基酸残基定点突变结果 | 第36-39页 |
·突变蛋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第36-38页 |
·突变蛋白的表达 | 第38-39页 |
5 讨论 | 第39-42页 |
·选择1358hk激酶功能域做药物靶标的依据 | 第39页 |
·选用1358hk激酶功能域分析及克隆表达的原因 | 第39-40页 |
·初步利用激酶试剂盒初步建立1358hk激酶功能域的酶动力学的分析 | 第40页 |
·通过同源建模并利用SYBYL7.3中FlexX软件进行对接的依据 | 第40页 |
·结合计算机模拟,进行1358HATPase_c的定点突变的原因 | 第40页 |
·对筛选化合物抑酶和抑菌效果的分析 | 第40-42页 |
6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