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救灾论文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善后处理机制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研究背景第10页
     ·选题背景第10-11页
     ·选题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3页
     ·国外研究综述第13-15页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17页
     ·研究思路第15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理论基础第15-17页
   ·研究难点及创新第17-19页
     ·研究难点第17-18页
     ·研究创新第18-19页
第2章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善后处理机制的基本理论第19-25页
   ·重大自然灾害的内涵和分布特点第19-21页
     ·重大自然灾害的内涵第19-20页
     ·重大自然灾害的分布特点第20-21页
   ·重大自然灾害善后处理机制的内涵第21-22页
   ·地方政府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善后处理中的角色第22-23页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善后处理机制的内容及原则第23-25页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善后处理机制的内容第23-24页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善后处理机制的原则第24-25页
第3章 国外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善后处理的经验与启示第25-31页
   ·发达国家地方政府善后处理的典型经验第25-26页
     ·日本第25页
     ·美国第25-26页
   ·新型工业化国家地方政府善后处理的典型经验第26-27页
     ·韩国第26-27页
   ·发展中国家地方政府善后处理的典型经验第27-28页
     ·印度第27-28页
   ·国外地方政府善后处理的特点及对我国的启示第28-31页
     ·国外善后处理的特点第28-29页
     ·国外善后处理对我国的启示第29-31页
第4章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善后处理机制的现状第31-37页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善后处理机制已取得的成绩第31-33页
     ·善后工作中的物资救援落实较快第31页
     ·善后工作中的信息公开程度较高第31-32页
     ·善后工作中的扶持政策逐步完善第32-33页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善后处理机制存在的问题第33-35页
     ·准备阶段的评估工作不全面第33页
     ·计划阶段的重建规划不客观第33-34页
     ·实施阶段的社会动员不到位第34-35页
   ·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善后处理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5-37页
     ·结果导向型的应急理念第35页
     ·重救轻防型的应急结构第35-36页
     ·政府单一型的应急行动第36-37页
第5章 完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善后处理机制的对策第37-45页
   ·以提升恢复重建绩效为目标,转变政府应急理念第37-39页
     ·丰富和完善补偿政策第37-38页
     ·建立善后反馈与改进机制第38-39页
   ·以规范恢复重建秩序为目标,加强监管防范力度第39-42页
     ·加强监督并完善责任追究制第39-40页
     ·完善善后调查评估机制第40-41页
     ·健全善后资金监管机制第41-42页
   ·以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为目标,健全社会动员机制第42-45页
     ·健全灾后社会参与体系第42-43页
     ·动员社会力量建立长效的心理干预机制第43-45页
结论与展望第45-46页
致谢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引导失当及应对策略研究
下一篇:县级政府行政决策制度完善研究--基于湖南两县(市)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