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B.Subtilis产微生物絮凝剂的培养条件和絮凝特性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3页
   ·传统絮凝剂第10-14页
     ·传统絮凝剂的类型第10-13页
     ·传统絮凝剂的不足第13-14页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进展第14-21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背景第14-16页
     ·产絮凝剂微生物的来源第16-18页
     ·产絮凝剂微生物的培养条件第18-19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条件第19-20页
     ·产絮凝剂微生物的遗传学研究第20-21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第21页
   ·课题背景和研究内容第21-23页
     ·课题背景第21-22页
     ·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2章 产絮凝剂微生物的筛选第23-35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3-30页
     ·实验材料第23-24页
     ·实验步骤第24-25页
     ·菌种来源第25页
     ·絮凝菌种的分离与纯化第25-27页
     ·絮凝菌种的筛选第27-28页
     ·菌种的鉴定第28-30页
   ·结果与讨论第30-33页
     ·絮凝菌种的筛选结果第30-31页
     ·絮凝菌种的鉴定结果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3章 B. Subtilis 产絮凝剂条件的优化第35-45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实验材料第35-36页
     ·实验菌种第36页
     ·实验方法第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3页
     ·碳源对菌种产絮的影响第36-37页
     ·氮源对菌种产絮的影响第37-38页
     ·碳氮比对菌种产絮的影响第38-39页
     ·摇床速率对菌种产絮的影响第39-40页
     ·培养基 pH 值对菌种产絮的影响第40-41页
     ·温度对菌种产絮的影响第41-42页
     ·发酵时间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42页
     ·接种量对菌种产絮的影响第42-43页
     ·优化培养的絮凝活性第43页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微生物絮凝剂的提纯与絮凝使用条件优化第45-53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45-47页
     ·实验材料第45-46页
     ·实验菌种及培养条件第46页
     ·实验方法第46-47页
   ·结果与讨论第47-51页
     ·微生物絮凝剂投加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47-48页
     ·絮凝体系的 pH 值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48-49页
     ·搅拌时间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49页
     ·助凝剂的种类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49-50页
     ·助凝剂的剂量对絮凝活性的影响第50-51页
     ·微生物絮凝剂 MBFH5 处理实际废水的能力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微生物絮凝剂的特性研究第53-59页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53-55页
     ·实验材料第53页
     ·实验菌种及培养条件第53-54页
     ·实验方法第54-55页
   ·结果与讨论第55-58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成分与结构第55-56页
     ·微生物絮凝剂的稳定性第56-58页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6章 结论与建议第59-61页
   ·结论第59-60页
   ·建议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多特征的水平转移基因的预测研究
下一篇:相位残差颗粒数混合高斯模型研究和腺病毒三维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