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位残差颗粒数混合高斯模型研究和腺病毒三维重构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冷冻电镜成像和三维重构技术原理 | 第9-21页 |
·生物样品的冷冻电子显微成像技术原理 | 第9-10页 |
·样品和电子束的相互作用 | 第9-10页 |
·电子束与物镜的相互作用 | 第10页 |
·二十面体病毒三维重构的基本原理 | 第10-21页 |
·二十面体病毒三维重构的基本思路 | 第11页 |
·中央截面定理 | 第11-12页 |
·二十面体取向的定义 | 第12-13页 |
·等价线和二十面体病毒颗粒空间取向的确定 | 第13-14页 |
·二十面体病毒三维结构插值计算 | 第14-21页 |
第2章 三维重构程序数据处理介绍 | 第21-25页 |
·病毒照片初始取向和中心估计 | 第21页 |
·取向和中心精修 | 第21-22页 |
·三维重构 | 第22页 |
·图像校正和分辨率确定 | 第22-25页 |
第3章 腺病毒 Ad5F35 重构 | 第25-35页 |
·引言 | 第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样品准备、冷冻电镜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25-26页 |
·结构分析与模型构建方法 | 第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28页 |
·结构解析和结构可靠性分析 | 第26-27页 |
·序列分析和同源纤维建模 | 第27页 |
·纤维结构和五邻体的相互作用 | 第27-28页 |
·腺病毒受体相互作用模型 | 第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35页 |
第4章 相位残差颗粒数的混合高斯模型研究 | 第35-50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实验数据与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实验数据介绍 | 第36页 |
·实验方法 | 第36-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39页 |
·相位残差颗粒数在精修中的变化分析 | 第37-38页 |
·单个颗粒的中心取向在精修中的变化分析 | 第38页 |
·三维重构的最优 B-factor 确定 | 第38-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50页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总结 | 第50-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