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商标法论文

论商标权的取得与消灭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7页
导言第17-25页
第一章 商标权取得与消灭的理论基础第25-74页
 第一节 商标功能的演变对商标权取得和消灭制度的意义第25-32页
  一、 商标作为制造者身份标识第26-27页
  二、 商标作为信息载体第27-28页
  三、 商标作为财产第28-29页
  四、 商标的文化意义扩张第29-32页
 第二节 商标的结构完整在商标取得和消灭中的作用第32-41页
  一、 商标的结构完整与否是商标权取得和消灭的依据第33-36页
  二、 商标显著性是维持商标结构完整性的关键第36-39页
  三、 商标与产品的结合是实现商标功能的途径第39-41页
 第三节 商标使用是商标权取得与消灭的正当性基础第41-56页
  一、 劳动价值理论与商标使用第42-44页
  二、 商标使用与商标制度的经济性分析第44-54页
  三、 商标使用与商标制度的道德基础第54-56页
 第四节 商标注册取得制度的功能与价值第56-72页
  一、 注册制度存在的合理性探究第56-70页
  二、 注册制度的改革方式第70-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二章 国外商标权取得与消灭制度的立法比较研究第74-94页
 第一节 商标权取得的立法比较研究第74-85页
  一、 商标权取得的条件第75-79页
  二、 商标权取得的程序第79-85页
 第二节 商标权消灭的立法比较研究第85-91页
  一、 美国模式下商标权消灭的原因第85-87页
  二、 欧盟模式下商标权消灭的原因第87-91页
  三、 欧美商标权消灭的程序及法律后果第91页
 本章小结第91-94页
第三章 我国商标权取得与消灭制度的现状及问题第94-114页
 第一节 我国商标权取得制度的现状及问题第94-100页
  一、 未注册商标的法律地位不明且保护不足第95-98页
  二、 商标抢注现象较为严重第98-99页
  三、 盲目注册现象普遍存在第99-100页
  四、 公共行政资源浪费问题突出第100页
 第二节 我国商标权消灭制度的现状及问题第100-109页
  一、 商标权的续展要求过低第106-107页
  二、 对连续三年不使用的商标撤销规定过于笼统第107页
  三、 对使用不当导致商标显著性丧失情况缺乏规定第107-108页
  四、 不影响商标结构与功能的理由也会导致商标权被撤销第108页
  五、 过分强调商标权消灭的形式要件第108-109页
 第三节 我国商标权取得与消灭制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109-112页
  一、 商标制度移植缺乏本土化过程第109-111页
  二、 商标实践缺失导致对商标功能认识异化第111页
  三、 商标制度存在强烈的行政化特征第111-112页
 本章小结第112-114页
第四章 对我国商标权取得与消灭制度的完善第114-148页
 第一节 完善我国商标权取得与消灭制度的总体思路和目标第114-123页
  一、 保障商标结构完整和区分功能的实现第119-120页
  二、 将商标使用作为商标权取得和消灭的正当性基础第120-121页
  三、 充分发挥商标注册制度的价值第121-123页
 第二节 完善我国商标权取得制度的立法建议第123-135页
  一、 将对未注册商标的原则性规定纳入我国商标法第123-126页
  二、 在商标注册环节引入使用的因素第126-131页
  三、 限制仅注册而未实际使用的商标的权利第131-135页
 第三节 完善我国商标权消灭制度的立法建议第135-141页
  一、 将显著性退化作为撤销注册商标的法定理由第135-136页
  二、 删除行政化色彩强烈的商标撤销理由第136-137页
  三、 完善商标三年不使用撤销制度第137-140页
  四、 将商标使用作为商标异议和申请商标无效的条件第140-141页
 相关立法建议对比表第141-146页
 本章小结第146-148页
结论第148-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68页
后记第168-17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170-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中介服务商知识产权法律义务研究
下一篇: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