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新媒体语境下媒介风险生产的节点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9页
 一、研究缘起第8-9页
 二、理论综述第9-16页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1页
  (二) 新媒体语境下的风险第11-14页
  (三) 媒介进行风险传播的双面性第14-16页
 三、研究内容第16-17页
 四、研究意义第17-18页
  (一) 学术意义第17页
  (二) 现实意义第17-18页
 五、研究方法第18-19页
第二章 从信息源上看媒介的风险生产第19-25页
 一、事件本身就具有风险性第19页
 二、政府及专家风险论断的模糊性第19-21页
 三、公众有意无意的风险制造第21-22页
 四、媒体对信息二传手式地转载第22-25页
第三章 从传播者的角度上看媒介的风险生产第25-36页
 一、传播者的复杂化第25-29页
  (一) “去中心化”传播者的特征第25-27页
  (二) 知识依赖型第27-28页
  (三) 利益驱动型第28-29页
 二、把关人的缺失第29-30页
  (一) 传统媒体时期:信息→守门人→传播渠道第29-30页
  (二) 新媒体时期:信息→传播渠道第30页
 三、传播者的媒介素养第30-36页
  (一) 非媒体从业人员第31-33页
  (二) 媒体从业人员第33-36页
第四章 从传播渠道看媒介的风险生产第36-42页
 一、新媒体定义第36页
 二、新媒体时代传播渠道的新特性第36-40页
  (一) 传播渠道广泛第36-38页
  (二) 传播渠道中信息量大、信息更新快第38页
  (三) 传播渠道中信息呈现“碎片化”第38-40页
 三、微博客渠道中的风险生产第40-42页
第五章 从受众的角度看媒介的风险生产第42-54页
 一、媒介建构了受众的风险认知第42-46页
  (一) 客观的风险现实第42页
  (二) 媒介建构的风险现实第42-44页
  (三) 受众现实第44-46页
 二、受众类型多元而复杂第46-51页
  (一) 积极向上派第47-48页
  (二) 客观中立派第48-49页
  (三) 消极“暴力”派第49-51页
 三、受众主动性增加,互动性强第51-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特别致谢第59-6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949年-1978年《人民日报》蚕丝类新闻报道的框架构建
下一篇:空巢老人的媒介形象研究--以《中国老年报》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