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基于模型与GIS的小麦精确栽培方案生成技术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目的第11-29页
 摘要第11-12页
 1 作物栽培管理技术研究进展第12-13页
 2 作物模型技术研究进展第13-14页
 3 作物精确管理支撑技术第14-19页
   ·“3S”技术第14-15页
   ·气候资源时空变异分析的研究进展第15-16页
   ·土壤养分空间分析技术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管理分区技术研究进展第18页
   ·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第18-19页
 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21页
 参考文献第21-29页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9-49页
 摘要第29页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第29-30页
   ·研究思路第29页
   ·核心技术路线第29-30页
 2 材料来源第30-38页
   ·精确管理系统介绍第30-32页
   ·研究区域第32-33页
   ·数据源第33-37页
   ·田间试验资料第37-38页
 3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第38-39页
 4 插值方法与预测精度检验第39-41页
   ·插值方法第39-41页
   ·预测精度检验第41页
 5 农田蒸散算法第41-43页
   ·参考作物潜在蒸散ETpRe的计算第42页
   ·作物潜在蒸散ETp计算第42页
   ·潜在土壤蒸发和潜在作物蒸散的计算第42-43页
   ·实际土壤蒸发ESa的计算第43页
 6 管理分区算法第43-46页
   ·模糊C-均值算法第43-44页
   ·管理分区个数的确定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第三章 江苏省小麦生长季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第49-65页
 摘要第49-5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0-51页
   ·数据源第50页
   ·研究方法第50-5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1-61页
   ·总日照时数第51-53页
   ·≥0℃总有效积温第53-55页
   ·总降水量、总降水天数以及降水强度第55-60页
   ·一月份平均温度第60-61页
 3 讨论与结论第61-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第四章 基于地统计学和辅助变量的土壤有机质空间插值方法研究第65-75页
 摘要第65-6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6页
   ·数据源第66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66页
   ·插值方法第6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6-71页
   ·土壤有机质统计分析第66-67页
   ·辅助变量统计分析第67页
   ·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预测第67-70页
   ·精度评价第70-71页
 3 讨论与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5页
第五章 基于模型与GIS的小麦精确栽培方案生成技术第75-97页
 摘要第75-7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76-77页
   ·数据源第76页
   ·研究方法第76页
   ·管理单元划分方法第76页
   ·处方生成平台第76-77页
 2 管理分区技术第77-89页
   ·田块尺度管理分区技术第78-81页
   ·县域尺度管理分区技术第81-85页
   ·大区尺度管理分区技术第85-89页
 3 精确栽培方案生成第89-91页
   ·田块尺度精确栽培方案生成第89-90页
   ·县域尺度精确栽培方案生成第90页
   ·大区尺度精确栽培方案生成第90-91页
 4 小麦精确栽培方案生成技术的应用与评价第91-93页
   ·管理方案对比分析第91页
   ·生育期内主要生长指标对比分析第91-92页
   ·生产效益对比分析第92-93页
 5 讨论与结论第93-94页
 参考文献第94-97页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第97-105页
 摘要第97页
 1 讨论第97-100页
   ·气候资源时空变异研究第97-98页
   ·有机质空间插值技术研究第98-99页
   ·基于模型与GIS的小麦精确管理处方生成技术第99-100页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第100页
   ·今后的研究设想第100页
 2 结论第100-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5页
附录Ⅰ 硕士期间发表或投稿的论文第105页
附录Ⅱ 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显性低酚杂交棉的杂种优势及营养成分分析
下一篇:水稻类受体蛋白激酶OsRPK1胞外配体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