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类受体蛋白激酶OsRPK1胞外配体筛选

目录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缩略语词汇表第11-13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27页
 1. 植物类受体蛋白激酶研究进展第13-19页
     ·类受体蛋白激酶结构特征、分类及功能第13-18页
     ·类受体蛋白激酶关键区域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第18-19页
 2. 水稻抗白叶枯病菌(Xoo)类受体蛋白激酶XA21第19-20页
     ·Xa21发现及克隆第19-20页
     ·Xa21编码的蛋白激酶生化特性第20页
 3. 病原物引起的植物超敏反应(HR)第20-23页
     ·HR反应中的细胞死亡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第21页
     ·HR反应特征表现第21-23页
 4. 类受体蛋白激酶配体筛选的研究策略第23-25页
 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5-27页
第二章 水稻OsRPK1-Xa21融合基因构建第27-47页
 摘要第2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39页
     ·材料第27-28页
     ·OsRPK1和XA21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8页
     ·OsRPK1-Xa21融合基因构建策略第28-30页
     ·水稻根尖总RNA提取第30页
     ·RNA质量鉴定与完整性电泳检测第30-31页
     ·cDNA第一链合成第31页
     ·各目的片段的PCR扩增第31-33页
     ·PCR产物的纯化与回收第33-34页
     ·Overlap PCR扩增融合基因第34-36页
     ·Overlap PCR产物的纯化与回收第36页
     ·目的片段与T载体的连接第36页
     ·超级感受态细胞的制作与重组质粒的转化第36-37页
     ·重组质粒的鉴定第37-3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9-44页
     ·OsRPK1和XA21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9-41页
     ·电泳检测RNA质量及纯度鉴定第41页
     ·各目的片段的PCR扩增结果第41-42页
     ·Overlap PCR扩增融合基因第42页
     ·菌液PCR第42-43页
     ·双酶切验证第43页
     ·DNA序列的测定第43-44页
 3. 小结第44页
 4. 讨论第44-47页
第三章 带有融合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遗传转化及悬浮细胞的建立第47-65页
 摘要第4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7-57页
     ·供试材料第47-48页
     ·pBI21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8-51页
     ·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第51-53页
     ·农杆菌EHA105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第53-55页
     ·水稻悬浮细胞的建立第55页
     ·转基因水稻悬浮细胞的检测第55-5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7-61页
     ·pBI21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第57-58页
     ·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第58页
     ·农杆菌EHA105介导的水稻遗传转化第58-59页
     ·水稻悬浮细胞的建立第59-61页
     ·转基因水稻悬浮细胞的PCR检测第61页
 3. 小结第61-62页
 4. 讨论第62-65页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第62-63页
     ·悬浮细胞系的建立第63-65页
第四章 2,4-D作为类受体蛋白激酶OsRPK1配体的验证第65-85页
 摘要第65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5-72页
     ·供试材料第65-66页
     ·Xoo侵染转Xa21明恢63悬浮细胞引发HR反应第66-70页
     ·OsRPK1配体的筛选第70-7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72-82页
     ·转Xa21明恢63悬浮细胞的HR反应测定第72-76页
     ·OsRPK1配体的筛选第76-82页
 3. 小结第82页
 4. 讨论第82-85页
全文结论第85-89页
 1. 研究小结第85-86页
     ·融合基因OsRPKl-LRR+TM+JM/Xa21-KD和OsRPK1-LRR+TM/Xa21-JM+KD的Overlap PCR扩增第85页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遗传转化及悬浮细胞AN19和B912的建立第85页
     ·2,4-D作为类受体蛋白激酶OsRPK1配体的验证第85-86页
 2. 创新之处第86页
 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86-89页
     ·试验存在的问题第86页
     ·展望第86-89页
参考文献第89-97页
附录Ⅰ第97-104页
附录Ⅱ第104-115页
致谢第115页

论文共11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模型与GIS的小麦精确栽培方案生成技术研究
下一篇:红树甜菜碱/脯氨酸转运蛋白基因Bet/ProT2转化水稻及耐盐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