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3页 |
一、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相关理论 | 第13-21页 |
(一)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概述 | 第13-17页 |
1. 产品质量安全的概念 | 第13-14页 |
2.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内涵与必要性 | 第14-17页 |
(二) 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1. 外部效应理论 | 第17-18页 |
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页 |
3. 两种理论在质量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 第18-21页 |
二、地理标志的概念及其相关保护 | 第21-27页 |
(一) 地理标志的定义及其特征 | 第21-23页 |
1. 地理标志的定义 | 第21-22页 |
2. 地理标志的特征 | 第22-23页 |
(二) 地理标志的保护方式 | 第23-25页 |
1. 专门立法保护 | 第23-24页 |
2. 商标法保护 | 第24-25页 |
(三) 地理标志保护的意义 | 第25-27页 |
三、国外的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管理体制 | 第27-33页 |
(一) 法国的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管理体制 | 第27-29页 |
1. 法国的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管理机构 | 第27-28页 |
2. 法国的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管理的法律体系 | 第28-29页 |
(二) 美国的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管理体制 | 第29-30页 |
1 美国的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管理机构 | 第29-30页 |
2 美国的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管理的法律体系 | 第30页 |
(三) 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的影响 | 第30-33页 |
四、我国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 第33-41页 |
(一) 我国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 | 第33-36页 |
1 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及其原因 | 第33-34页 |
2 假冒伪劣地理标志产品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扭转 | 第34-35页 |
3 产品抽检合格率不高,消费者投诉事件比较多 | 第35-36页 |
(二) 我国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 第36-41页 |
1 法律体系不完善,存在行政不依法现象 | 第36-37页 |
2 监管机构众多,监管不力,缺乏有效监督 | 第37-38页 |
3 对责任人缺乏有效管理,产品认证及标准存在问题 | 第38-39页 |
4 质量鉴定存在问题,制约消费者的维权活动 | 第39-41页 |
五、对我国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行完善的相关建议 | 第41-47页 |
(一) 建立高效的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 第41-42页 |
(二) 加强行政监管力度 | 第42-43页 |
(三) 提高技术支撑能力 | 第43页 |
(四) 建立地理标志产品质量安全长效监管机制 | 第43-44页 |
(五) 完善相关立法 | 第44-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