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土壤—小麦植株系统氮素运移及高效利用的生态基础

目录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2页
 摘要第12页
 1 氮素高效利用的表征参数第12-13页
 2 栽培条件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第13-15页
   ·氮肥运筹第13-14页
   ·种植密度第14页
   ·水分管理第14-15页
 3 氮素高效吸收利用的生理基础第15-18页
   ·氮素高效吸收的生理基础第15-16页
   ·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理基础第16-18页
 4 氮素高效利用的土壤学基础第18-20页
   ·土壤氮素形态第18页
   ·士壤肥力第18页
   ·土壤无机氮时空变化规律及调控第18-19页
   ·土壤氮素平衡第19-20页
   ·肥料氮在土壤-小麦系统中的去向第20页
 5 提高氮素利用率的调控途径第20-22页
   ·高效品种的遗传改良第20-21页
   ·植株氮素营养的实时监测与精确施肥第21-22页
   ·新型肥料的研制第22页
 6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22-23页
 参考文献第23-32页
第二章 氮肥运筹和密度对土壤无机氮运移规律及氮素平衡的影响第32-58页
 摘要第32-3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3-34页
   ·试验设计第33页
   ·取样和测定方法第33-34页
   ·计算方法第34页
   ·数据分析第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52页
   ·氮肥运筹和密度对土壤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第34-39页
   ·氮肥运筹和密度对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第39-44页
   ·氮肥运筹和密度对土壤无机氮积累的影响第44-46页
   ·氮肥运筹和密度对小麦阶段性氮素吸收的影响第46-49页
   ·氮肥运筹和密度对冬小麦阶段性氮素表观盈亏的影响第49-52页
 3 讨论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Abstract第56-58页
第三章 氮肥运筹和密度对土壤-小麦系统氮肥流向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第58-80页
 摘要第58-5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9-60页
   ·试验设计第59页
   ·取样和测定方法第59-60页
   ·计算方法第60页
   ·数据分析第6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0-73页
   ·氮肥运筹和密度对不同来源氮素吸收的影响第60-64页
   ·氮肥运筹和密度对不同来源氮素吸收比例的影响第64-65页
   ·氮肥运筹和密度对0-100cm土层氮素残留的影响第65-68页
   ·氮肥运筹和密度对不同生育阶段氮素损失的影响第68-70页
   ·氮肥运筹和密度对成熟期氮肥去向的影响第70-73页
 3 讨论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78页
 Abstract第78-80页
第四章 氮肥运筹及密度对冬小麦植株氮素运移及氮代谢的影响第80-110页
 摘要第80-8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1-82页
   ·试验设计第81页
   ·取样和测定方法第81页
   ·计算方法第81-82页
   ·数据分析第82页
 2 结果与分析第82-104页
   ·氮肥运筹和密度对冬小麦叶片及茎鞘氮含量的影响第82-84页
   ·氮肥运筹及密度对阶段性氮素积累速率的影响第84-87页
   ·氮肥运筹及密度对成熟期不同来源氮素分配的影响第87-92页
   ·氮肥运筹及密度对花后不同来源氮素转运的影响第92-100页
   ·氮肥运筹及密度对花后不同来源氮素积累的影响第100-101页
   ·追施~(15)N对籽粒~(15)N积累的贡献第101-102页
   ·氮肥运筹及密度对旗叶氮同化关键酶活性的影响第102-104页
 3 讨论第104-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8页
 Abstract第108-110页
第五章 氮肥运筹和密度对冬小麦根系生长、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第110-134页
 摘要第110-11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11-113页
   ·试验设计第111-112页
   ·取样和测定方法第112页
   ·计算方法第112-113页
   ·数据分析第113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13-127页
   ·氮肥运筹及密度对冬小麦根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第113-116页
   ·氮肥运筹和密度对不同土层根重比例的影响第116-117页
   ·氮肥运筹和密度对根冠比的影响第117-118页
   ·氮肥运筹和密度对冬小麦根系形态时空分布的影响第118-122页
   ·氮肥运筹及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第122-124页
   ·氮肥运筹及密度对氮素表观利用的影响第124-126页
   ·根系性状与产量、氮素吸收的关系第126-127页
 3 讨论第127-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3页
 Abstract第133-134页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第134-148页
 摘要第134页
 1 讨论第134-139页
   ·氮素运筹和种植密度对土壤无机氮运移及氮素平衡的影响第134-137页
   ·氮素运筹和种植密度对植株氮素运移及氮代谢的影响第137-138页
   ·根系生长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关系第138-139页
   ·稻茬冬小麦高产高效的适宜施氮量、基追比和种植密度第139页
 2 结论第139-140页
 3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40-141页
 4 今后的研究设想第141-142页
 参考文献第142-146页
 Abstract第146-148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研究论文第148-150页
致谢第150页

论文共1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土壤动物(线虫、蚯蚓)对污染土壤多环芳烃去除的影响
下一篇:大豆疫霉效应分子Avh331抑制MAPK介导的植物防卫反应促进病原菌侵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