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9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极端低温相关研究回顾 | 第13-16页 |
| ·极端低温观测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多模式集合模拟及预估的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 ·极端低温模拟及预估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CMIP对气候变化模拟及预估的推动作用 | 第16页 |
| ·极端低温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第19-28页 |
| ·资料简介 | 第19-21页 |
| ·CMIP5试验和数据简介 | 第19-20页 |
| ·CMIP5长期试验数据和排放情景简介 | 第20页 |
| ·其他资料简介 | 第20-21页 |
| ·方法介绍 | 第21-28页 |
| ·统计降尺度方法 | 第21-23页 |
| ·区域性极端事件客观识别方法 | 第23-27页 |
| ·多模式集合方法 | 第27页 |
| ·不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我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基本状况 | 第28-38页 |
| ·相关指数定义及参数设置 | 第28-29页 |
| ·相关指数定义 | 第28页 |
| ·OITREE方法参数设置 | 第28-29页 |
| ·我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时间变化特征 | 第29-32页 |
| ·区域性低温事件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 第29-30页 |
| ·区域性低温事件的年际变化特征 | 第30-32页 |
| ·区域性低温事件的季节变化特征 | 第32页 |
| ·我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32-34页 |
| ·我国区域性低温事件旳累积强度分布 | 第32-34页 |
| ·单一台站出现区域性低温事件的频次分布 | 第34页 |
| ·1961-2005年我国十大区域性低温事件 | 第34-35页 |
| ·我国一次区域性低温事件的个例分析 | 第35-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观测、再分析与模拟的比较研究 | 第38-46页 |
| ·思路及OITREE方法参数设置 | 第38-39页 |
| ·对要素的降尺度效果分析 | 第39-41页 |
| ·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识别结果分析 | 第41-44页 |
| ·低温事件的趋势分析 | 第42-43页 |
| ·低温事件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6页 |
| 第五章 模式集合对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模拟 | 第46-58页 |
| ·模式降尺度效果检验 | 第46-49页 |
| ·各模式及模式集合对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模拟 | 第49-56页 |
| ·事件识别的参数设置 | 第49-50页 |
| ·各模式及模式集合对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模拟结果分析 | 第50-56页 |
| ·小结 | 第56-58页 |
| 第六章 不同排放情景下模式结合对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预估及其不确定性分析 | 第58-70页 |
| ·不同情景下模式集合不同等级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的发生频次 | 第58-60页 |
| ·不同情景下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指数的时间变化特征 | 第60-62页 |
| ·不同情景下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62-65页 |
| ·不同排放情景下模式集合预估中国区域性低温事件结果的不确定性 | 第65-68页 |
| ·小结 | 第68-70页 |
| 第七章 总结及展望 | 第70-75页 |
| ·小结 | 第70-73页 |
| ·有待深入的问题及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