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产品装配结构的基因模型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装配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产品基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机械装配结构分析及其生物学特性 | 第18-26页 |
·机械装配结构分析 | 第18-22页 |
·零件和装配的产生 | 第19页 |
·装配的内涵 | 第19-21页 |
·机械装配结构 | 第21-22页 |
·装配结构的生物学特性 | 第22-25页 |
·相似性分析 | 第22-25页 |
·生物特性分析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机械装配结构基因理论 | 第26-38页 |
·装配结构基因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基于特征的零件构成分析 | 第27-30页 |
·机械装配结构基因的性状 | 第27-28页 |
·零件的构成 | 第28-30页 |
·参数化的特征树 | 第30-33页 |
·机械装配结构基因模型 | 第33-36页 |
·小结 | 第36-38页 |
第四章 机械装配结构基因的转录及逆转录 | 第38-42页 |
·机械装配结构基因的转录机制 | 第38-39页 |
·机械装配结构基因的逆转录机制 | 第39-40页 |
·机械装配结构系统与自组织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五章 理论验证与实现 | 第42-52页 |
·二次开发工具简介 | 第42-44页 |
·机械装配结构基因设计系统 | 第44-47页 |
·设计实例 | 第47-49页 |
·小结 | 第49-5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2-56页 |
·工作内容与创新点 | 第52-53页 |
·未来工作的展望 | 第53-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