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关系的研究--以扬州市为例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引言 | 第6-7页 |
| 2. 关于主观幸福感的文献综述 | 第7-17页 |
| ·幸福问题的起源 | 第7-8页 |
| ·主观幸福感 | 第8-13页 |
| ·主观幸福感溯源及现状 | 第8-9页 |
| ·主观幸福感界定 | 第9-11页 |
| ·主观幸福感的测量 | 第11-13页 |
| ·中年人主观幸福感相关研究 | 第13-17页 |
| ·中年人主观幸福感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中年人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研究 | 第14-17页 |
| 3. 关于应对方式的文献综述 | 第17-21页 |
| ·应对方式的概念 | 第17-18页 |
| ·应对方式的分类 | 第18-19页 |
| ·幸福感和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 第19-21页 |
| 4. 研究构想与研究设计 | 第21-26页 |
| ·研究对象 | 第21-22页 |
|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 ·研究假设 | 第22页 |
| ·创新点 | 第22-23页 |
| ·研究的基本方法及研究过程 | 第23-26页 |
|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 ·研究工具 | 第23-24页 |
| ·研究步骤 | 第24-25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25-26页 |
| 5. 研究结果 | 第26-36页 |
| ·《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第26-28页 |
| ·信度分析 | 第26页 |
| ·构想效度分析 | 第26-28页 |
| ·扬州市中年人主观幸福感状况 | 第28-33页 |
| ·扬州市中年人SWB总体状况 | 第28-29页 |
| ·扬州市中年人SWB性别差异比较 | 第29页 |
| ·扬州市中年人SWB年龄差异比较 | 第29-30页 |
| ·扬州市中年人SWB的经济收入差异比较 | 第30-31页 |
| ·扬州市中年人SWB的婚姻差异比较 | 第31-32页 |
| ·扬州市中年人SWB的体育锻炼状况差异比较 | 第32页 |
| ·扬州市中年人SWB的居住情况差异比较 | 第32-33页 |
| ·扬州市中年人应付方式状况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 第33-36页 |
| ·中年人应对方式状况 | 第33-34页 |
| ·扬州市中年人应付方式得分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 第34页 |
| ·不同应对方式对中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 第34-36页 |
| 6. 讨论 | 第36-44页 |
| ·扬州市中年人总体主观幸福感状况分析 | 第36页 |
| ·扬州市中年人总体主观幸福感特征分析 | 第36-39页 |
| ·社会信心体验 | 第37页 |
| ·成长进步体验 | 第37-38页 |
| ·家庭氛围体验 | 第38页 |
| ·知足充裕体验 | 第38-39页 |
| ·身体健康体验 | 第39页 |
| ·心理健康体验 | 第39页 |
| ·扬州市中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组群差异 | 第39-42页 |
| ·性别 | 第39-40页 |
| ·年龄 | 第40-41页 |
| ·收入 | 第41页 |
| ·婚姻 | 第41-42页 |
| ·锻炼状况 | 第42页 |
| ·居住情况 | 第42页 |
| ·应对方式及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 第42-44页 |
| ·应对方式得分分析 | 第42页 |
| ·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分析 | 第42-44页 |
| 7. 提高扬州市中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对策建议 | 第44-49页 |
| ·对中年人自身的建议 | 第44-45页 |
| ·对扬州市政府的建议 | 第45-49页 |
| 8. 局限和不足 | 第49-50页 |
| 9.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附录 | 第53-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作品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