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司法制度论文

司法公开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序言第14-17页
第一章 司法公开概论第17-48页
 第一节 司法公开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第17-30页
  一、司法公开的基本概念第18-25页
  二、司法公开的基本特征第25-28页
  三、司法公开的实践形态第28-30页
 第二节 司法公开的历史发展脉络第30-37页
  一、古代社会司法公开的萌芽与雏形第30-33页
  二、封建社会的秘密审判形态第33-35页
  三、近代审判公开思想的提出、确立与发展第35-37页
 第三节 我国司法公开发展的基本情况第37-48页
  一、我国古代社会的审判形式第37-40页
  二、清末对公开审判制度的引进与尝试第40-42页
  三、当代中国公开审判制度的建立第42-44页
  四、从审判公开到司法公开的发展与进步第44-48页
第二章 司法公开的理论依据第48-86页
 第一节 知情权理论第48-55页
  一、知情权的基本概念第48-50页
  二、知情权的人权本质第50-51页
  三、知情权的法律保障第51-52页
  四、知情权的法律边界第52-54页
  五、我国知情权的确立与发展第54-55页
 第二节 表达权理论第55-72页
  一、表达权的基本概念第55-57页
  二、表达权的民主本质第57-58页
  三、表达权与民意的形成第58-61页
  四、表达权的法律保障与法律边界第61-64页
  五、审理表达权案件的基本原则第64-72页
 第三节 监督权理论第72-79页
  一、监督权的基本概念第72-73页
  二、监督权的两种主要类型第73-76页
  三、监督权的主要制度价值第76-77页
  四、完善监督权的基本保障第77-79页
 第四节 司法公开的价值目标第79-86页
  一、保障司法权——公正、廉洁、公信第80-82页
  二、保障诉讼权——知情、参与、制约第82-83页
  三、保障民主权——知情、表达、监督第83-86页
第三章 司法公开的主体内容第86-133页
 第一节 司法公开的基本原则第86-94页
  一、依法公开原则第87-89页
  二、及时公开原则第89-90页
  三、全面公开原则第90-94页
 第二节 司法公开的基本范围第94-117页
  一、立案公开第94-99页
  二、庭审公开第99-104页
  三、执行公开第104-107页
  四、听证公开第107-109页
  五、文书公开第109-113页
  六、审务公开第113-117页
 第三节 司法公开的基本方式第117-123页
  一、主动公开第117-119页
  二、依申请公开第119-120页
  三、开放机构第120-123页
 第四节 司法公开的保障与救济第123-133页
  一、我国司法公开的现状分析第124-128页
  二、完善司法公开的保障措施第128-130页
  三、确立司法公开的救济制度第130-133页
第四章 司法公开的限度与例外第133-171页
 第一节 法定不公开审理的情况第133-142页
  一、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第134-135页
  二、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第135-139页
  三、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第139-142页
 第二节 酌定不公开的情况第142-148页
  一、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第142-144页
  二、涉及离婚的诉讼案件第144-145页
  三、进入调解程序的案件第145-146页
  四、双方当事人合意决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第146-148页
 第三节 不公开审理案件的认定程序第148-153页
  一、不公开审理案件认定的基本程序第148-150页
  二、建立商业秘密临时司法保护制度第150-151页
  三、不公开审理案件异议的监督途径第151-153页
 第四节 合议庭"秘密评议原则"第153-171页
  一、合议庭评议过程是否公开第154-157页
  二、合议庭少数人意见是否公开第157-162页
  三、"秘密评议"的救济之一:公开裁判理由第162-167页
  四、"秘密评议"的救济之二:公开宣判和判后答疑第167-171页
第五章 司法公开与媒体传播第171-215页
 第一节 司法与媒体的关系第171-179页
  一、媒体在司法公开方面的作用第171-172页
  二、媒体推动司法公开的方式第172-176页
  三、司法机关与新闻媒体的关系准则第176-179页
 第二节 司法新闻发布制度第179-191页
  一、建立司法新闻发布制度的意义第179-182页
  二、促进新闻发布制度健康发展的保证第182-186页
  三、提高司法新闻发布的及时性、针对性、互动性第186-187页
  四、司法新闻发布与司法机关的声誉管理第187-191页
 第三节 庭审直播问题研究第191-203页
  一、西方庭审直播考察第192-195页
  二、我国庭审直播考察第195-198页
  三、围绕庭审直播的争论第198-201页
  四、庭审直播的规范化第201-203页
 第四节 诉讼参与人法庭外陈述问题研究第203-215页
  一、刑事诉讼参与人法庭外陈述的现状第204-206页
  二、刑事诉讼参与人法庭外陈述的限制第206-208页
  三、限制刑事参与人法庭外陈述的制度设计第208-212页
  四、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司法的基本规则第212-215页
结论第215-218页
参考文献第218-226页

论文共2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少数民族刑事诉讼程序研究
下一篇:中国检察权的宪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