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1-12页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一、衍生品的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二、套期保值的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三、融资及融资效应的概念界定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5-18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8页 |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28页 |
第一节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9-23页 |
一、衍生品运用与外部融资的关系 | 第19-21页 |
二、衍生品运用与资本结构的关系 | 第21-22页 |
三、衍生品运用与外部融资成本的关系 | 第22-23页 |
第二节 国内文献综述 | 第23-26页 |
一、衍生品运用动机的研究 | 第23-24页 |
二、衍生品运用对公司价值影响的研究 | 第24-26页 |
三、衍生品运用对财务政策影响的研究 | 第26页 |
第三节 国内外文献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我国衍生品市场及企业衍生品运用现状 | 第28-31页 |
第一节 我国衍生品市场概况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我国企业衍生品运用现状 | 第29-31页 |
一、企业运用的衍生品种类少 | 第29-30页 |
二、企业参与衍生品市场的相对数量有限 | 第30页 |
三、企业参与衍生品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提高 | 第30-31页 |
第四章 衍生品运用与企业融资的理论分析 | 第31-35页 |
第一节 融资理论的发展回顾 | 第31页 |
第二节 衍生品运用与融资结构的理论分析 | 第31-33页 |
一、从权衡理论出发 | 第31-32页 |
二、从代理成本理论出发 | 第32-33页 |
第三节 衍生品运用与融资成本的理论分析 | 第33-35页 |
一、从融资优序理论出发 | 第33-34页 |
二、从信号传递理论出发 | 第34-35页 |
第五章 衍生品运用对企业融资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5-55页 |
第一节 样本选取 | 第35页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35-37页 |
一、衍生品运用与负债水平 | 第35-36页 |
二、衍生品运用与债务期限结构 | 第36页 |
三、衍生品运用与融资资本成本 | 第36页 |
四、衍生品运用与权益融资成本、债务融资成本 | 第36-37页 |
第三节 变量的选择及模型构建 | 第37-43页 |
一、变量的选择 | 第37-41页 |
二、模型的构建 | 第41-43页 |
第四节 描述性统计 | 第43-47页 |
一、上市公司衍生品运用情况的统计分析 | 第43页 |
二、运用衍生品的上市公司对外融资情况分析 | 第43-45页 |
三、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45-47页 |
第五节 实证检验 | 第47-55页 |
一、相关性分析 | 第47-49页 |
二、回归分析 | 第49-55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建议及展望 | 第55-59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55-57页 |
一、衍生品运用与企业负债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 第55页 |
二、衍生品运用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 第55-56页 |
三、衍生品运用与企业外部资本成本呈负相关关系 | 第56页 |
四、衍生品运用对权益融资成本的影响大于债务融资成本 | 第56-57页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第57页 |
第三节 研究局限及展望 | 第57-59页 |
一、研究局限 | 第57-58页 |
二、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