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新兴族词研究--以“裸X”“被X”“X控”“X党”四组族词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5页 |
一、汉语新兴族词的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一) 汉语新词语研究 | 第9-11页 |
(二) 族词研究 | 第11-14页 |
二、本文的研究意义及方法 | 第14-15页 |
(一)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汉语新兴族词的结构类型 | 第15-27页 |
一、“A+X”形式 | 第15-20页 |
(一) “A+单音节”形式 | 第15-17页 |
(二) “A+双音节”形式 | 第17-19页 |
(三) “A+多音节”形式 | 第19-20页 |
二、“X+A”形式 | 第20-24页 |
(一) “单音节+A”形式 | 第20-21页 |
(二) “双音节+A”形式 | 第21-24页 |
(三) “多音节+A”形式 | 第24页 |
三、小结 | 第24-27页 |
第二章 汉语新兴族词与语言机制 | 第27-36页 |
一、汉语新兴族词与语言的类推机制 | 第27-30页 |
二、汉语新兴族词与语言的经济机制 | 第30-32页 |
三、汉语新兴族词与语言的变异机制 | 第32-36页 |
第三章 汉语新兴族词与社会文化心理 | 第36-49页 |
一、汉语新兴族词与社会现实 | 第36-41页 |
(一) 汉语新兴族词与社会生活的发展 | 第36-38页 |
(二) 汉语新兴族词与大众传媒的普及 | 第38-41页 |
二、汉语新兴族词与社会文化 | 第41-45页 |
(一) 汉语新兴族词与大众文化 | 第41-43页 |
(二) 汉语新兴族词与后现代主义文化 | 第43-45页 |
三、汉语新兴族词与民众心理 | 第45-49页 |
(一) 汉语新兴族词与共有民众心理 | 第45-47页 |
(二) 汉语新兴族词与独有民众心理 | 第47-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附录 | 第56-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
个人简历 | 第60页 |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