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论文

甘肃省康乐县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导论第11-20页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8页
     ·国外的研究第12-14页
     ·国内的研究第14-18页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第18-19页
   ·研究方法第19页
   ·主要贡献第19-20页
2 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第20-24页
   ·相关概念第20-21页
     ·农村社会保障第20页
     ·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第20-21页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第21页
   ·基本理论第21-24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养老保障的理论第21-22页
     ·生命周期理论第22-23页
     ·代际互换理论第23-24页
3 甘肃省康乐县农村养老保障现状及问题第24-35页
   ·康乐县概况第24-25页
   ·康乐县农村养老保障现状第25-30页
     ·以家庭养老为主要养老模式第25-26页
     ·“五保户”养老制度处于发展变化的过程中第26-27页
     ·试点实施农村独生子女和二女户计生养老保险制度第27-28页
     ·尝试推进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制度第28-30页
   ·康乐县农村养老保障存在的问题第30-35页
     ·以家庭为基础的非正式保障系统受到冲击第30-31页
     ·现有养老保障制度的保障水平偏低第31-32页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低、支付能力弱第32-34页
     ·人口快速老龄化对养老保障的挑战第34-35页
4 国内外农村养老保障的模式及其启示第35-41页
   ·国外农村养老保障模式及启示第35-37页
     ·社会保险型模式第35-36页
     ·福利型模式第36页
     ·启示第36-37页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典型模式及启示第37-41页
     ·苏州模式——政府高补贴第37-38页
     ·北京模式——简单易行第38-39页
     ·启示第39-41页
5 甘肃省康乐县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选择第41-54页
   ·体系构想第41-42页
   ·责任主体第42-45页
     ·养老保障体系的基本载体——家庭第42-43页
     ·养老保障体系的重要依托——社区(集体)第43-44页
     ·养老保障体系的最终责任主体——政府第44-45页
   ·制度安排第45-50页
     ·总体思路第46页
     ·基本原则第46-48页
     ·目标定位第48-49页
     ·架构设计第49-50页
   ·主要举措第50-54页
     ·加强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与法律法规建设第50-51页
     ·发挥地方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建设中的主导作用第51-52页
     ·继续发挥农村家庭养老功能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后记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贵州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基于实现农民增收的视角
下一篇:平衡计分卡在我国航空维修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