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基于问题图式的物理问题解决障碍诊断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第11-13页
  一、新课改精神与教学现状的冲突第11-12页
  二、教学实践中的疑问第12-13页
 第二节 研究选题及意义第13-15页
  一、研究的主要问题第13-14页
  二、研究意义第14-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15-30页
 第一节 文献综述第15-20页
  一、问题解决研究概述第15-16页
  二、物理学科问题解决研究第16-20页
 第二节 问题解决与图式第20-23页
  一、问题与问题解决第20-21页
  二、图式的内涵及特征第21-22页
  三、问题图式第22-23页
 第三节 问题解决中图式的获得及应用第23-30页
  一、问题解决中图式的获得第23-26页
  二、问题解决中图式的作用第26-27页
  三、物理问题解决中图式的应用第27-30页
第三章 研究方案设计第30-40页
 第一节 研究程序与方法第30-32页
  一、前期准备第30页
  二、前测及结果整理第30-31页
  三、学生解决物理问题障碍分析第31页
  四、干预实验第31页
  五、后测及结果整理第31-32页
  六、实验结果反馈第32页
 第二节 研究材料设计第32-37页
  一、问题类型的选择第32-34页
  二、测试题目的选择第34-35页
  三、辅助测试题的选择第35-36页
  四、练习题的选择第36-37页
 第三节 被试选择第37-40页
  一、高一被试的选择及情况第37-38页
  二、高三被试的选择及情况第38-40页
第四章 基于问题图式的物理问题解决障碍分析第40-64页
 第一节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影响第40-43页
  一、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第40-41页
  二、口语报告材料分析第41-42页
  三、辅助测试结果分析及讨论第42-43页
 第二节 问题表征的影响第43-49页
  一、物理问题的表征第43-44页
  二、口语报告材料分析第44-47页
  三、问题表征对被试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第47-49页
 第三节 问题解决策略的影响第49-55页
  一、物理问题解决策略第49-50页
  二、口语报告材料分析第50-53页
  三、问题解决策略对被试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影响第53-55页
 第四节 问题图式水平的影响第55-60页
  一、问题图式水平及个案分析第55-59页
  二、结果分析第59-60页
 第五节 其它因素影响第60-64页
  一、元认知监控的影响第60-62页
  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第62-64页
第五章 实验干预和教学对策研究第64-91页
 第一节 干预实验设计第64-66页
  一、实验程序设计第64页
  二、实验处理方法第64-65页
  三、实验材料的使用第65-66页
 第二节 被试口语报告材料分析第66-74页
  一、被试解答后测卷问题1情况分析第66-68页
  二、被试前后测口语报告材料对比分析第68-72页
  三、被试问题图式水平前后测对比分析第72-74页
 第三节 实验结果分析及讨论第74-84页
  一、实验数据的分析方法第74页
  二、实验结果分析第74-81页
  三、相关讨论第81-84页
 第四节 教学对策第84-91页
  一、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84-86页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表征能力第86-88页
  三、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第88-89页
  四、帮助学生形成及应用问题图式第89-91页
第六章 回顾和展望第91-96页
 第一节 研究的结论与不足第91-94页
  一、研究结论第91-92页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92-94页
 第二节 研究的改进与展望第94-96页
  一、研究中可改进之处第94-95页
  二、研究展望第95-96页
附录第96-114页
 附录一:高一测试及练习材料第96-101页
 附录二:高三测试及练习材料第101-107页
 附录三:被试解决物理问题障碍分析结果第107-113页
 附录四: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3-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17页
致谢第117页

论文共11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概念转变解决概念混淆现象的研究
下一篇:胡适语文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