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导言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我国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法制现状 | 第13-17页 |
第一节 《公司法》与《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对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的规范 | 第13-15页 |
一、 《公司法》对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的规定 | 第13-14页 |
二、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 第14-15页 |
第二节 《证券法》对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的规范 | 第15页 |
第三节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在《公司法》与《证券法》上的类别表现 | 第15-17页 |
第二章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实践 | 第17-27页 |
第一节 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转让实践 | 第17-20页 |
一、 非上市公众公司 | 第17-18页 |
二、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的非上市公众公司股份转让 | 第18-20页 |
第二节 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中的非上市非公众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实践 | 第20-21页 |
第三节 天津股权交易所的非上市非公众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实践 | 第21-22页 |
第四节 产权交易市场及其他区域性场外市场中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实践 | 第22-27页 |
一、 产权交易市场中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 | 第22-24页 |
二、 其他区域性场外市场中的非上市非公众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以上 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为例 | 第24-27页 |
第三章 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制度与实践的错位 | 第27-36页 |
第一节 封堵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场外协议转让路径——透过案例对《公司法》第 139 条的检讨 | 第27-31页 |
一、 陈敏刚与卓越公司股权确认纠纷案 | 第27-28页 |
二、 透过案例对《公司法》第 139 条的检讨 | 第28-31页 |
第二节 非上市非公众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的边界——特定对象 200 人 | 第31-34页 |
一、 非上市非公众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边界的由来 | 第31-32页 |
二、 对“非上市非公众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边界”的评述 | 第32-34页 |
第三节 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瓶颈 | 第34-36页 |
第四章 解决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的法律困境——公司法结构改革 | 第36-45页 |
第一节 对现行公司法定类型的检讨 | 第36-39页 |
一、 有限责任公司与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比较 | 第36-37页 |
二、 有限责任公司与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在现有条件下的趋同化 | 第37-39页 |
第二节 日本公司法改革的启示 | 第39-40页 |
一、 日本公司法改革 | 第39-40页 |
二、 由日本公司法改革引发对我国公司法定类型的思考 | 第40页 |
第三节 公司法结构改革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 | 第40-41页 |
第四节 公司法结构改革后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发展 | 第41-45页 |
一、 公开公司的监管 | 第41-43页 |
二、 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 | 第43-45页 |
余论 | 第45-4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后记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