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速网络系统的负载均衡算法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主要工作及论文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网络流与负载均衡 | 第20-35页 |
·TCP/IP 协议 | 第20-24页 |
·网际协议数据格式 | 第21-23页 |
·用户数据协议数据格式报 | 第23页 |
·传输控制协议数据格式 | 第23-24页 |
·网络流及其特性 | 第24-26页 |
·网络流保序的必要性 | 第25页 |
·网络流的分布特性 | 第25-26页 |
·负载均衡技术的分类 | 第26-27页 |
·负载均衡需解决的问题 | 第27页 |
·常用的负载均衡技术 | 第27-32页 |
·轮循负载分配算法 | 第27-28页 |
·权重负载轮询分配算法 | 第28-29页 |
·最少连接数负载分配算法 | 第29-30页 |
·随机负载分配算法 | 第30页 |
·哈希散列负载均衡算法 | 第30页 |
·自适应负载分配算法 | 第30-32页 |
·负载均衡综合设计 | 第32-33页 |
·系统总结构 | 第32-33页 |
·均衡算法总体设计 | 第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基于侵略性流的负载均衡算法 | 第35-55页 |
·网络负载与性能评价 | 第35-36页 |
·哈希算法 | 第36-43页 |
·哈希函数评价标准 | 第37-38页 |
·常见哈希算法 | 第38-40页 |
·哈希算法性能比较与分析 | 第40-43页 |
·基于侵略性流的负载分配算法 | 第43-49页 |
·哈希分流 | 第43-44页 |
·网络流属性分析 | 第44-46页 |
·自适应负载均衡 | 第46-49页 |
·算法仿真分析 | 第49-54页 |
·流超时阈值 | 第49-50页 |
·流检测窗口 | 第50-51页 |
·侵略性流阈值 | 第51-52页 |
·负载均衡度 | 第52页 |
·转移概率 | 第52-53页 |
·转移频率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T 等待差值加权轮询队列调度算法 | 第55-66页 |
·性能评价指标 | 第55-56页 |
·队列调度 | 第56-59页 |
·先到先服务队列调度 | 第56-57页 |
·优先级队列调度 | 第57页 |
·加权循环队列调度 | 第57-58页 |
·差值加权轮询队列调度 | 第58-59页 |
·流量整形 | 第59-61页 |
·漏桶机制 | 第59-60页 |
·通用流量整形 | 第60-61页 |
·T 等待差值加权轮询队列调度 | 第61-64页 |
·队列调度 | 第61-62页 |
·流量整形 | 第62-63页 |
·算法流程图 | 第63-64页 |
·系能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五章 基于硬件平台的算法综合仿真 | 第66-73页 |
·仿真数据产生 | 第66-67页 |
·哈希分流模块 | 第67页 |
·自适应负载分配模块 | 第67-69页 |
·队列调度模块 | 第69-70页 |
·综合仿真 | 第70-72页 |
·均衡性能 | 第70-71页 |
·流量整形性能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论文总结 | 第73-74页 |
·工作展望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9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