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1页 |
第一章 瞿佑的生平及交游 | 第11-23页 |
第一节 瞿佑的生平 | 第11-17页 |
一 “叹如今、无语吊兴亡,才客窘”——避难期(1356—1368) | 第11-12页 |
二 “不为资财并禄仕,行李何缘来及此”——出仕期(1378—1408) | 第12-14页 |
三 “峰峦四围环绕,恨重重、隔断故乡音”——谪戍期(1413—1425) | 第14-15页 |
四 “身计拙,世缘轻,老来留得是虚名”——归乡期(1425—1433) | 第15-17页 |
第二节 瞿佑的交游 | 第17-23页 |
一 王叔载 | 第19-20页 |
二 杨维桢 | 第20-22页 |
三 凌云翰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瞿佑词的思想内容 | 第23-36页 |
第一节 时事词 | 第23-28页 |
一 对战乱的记录 | 第23-25页 |
二 对民生的关注 | 第25-28页 |
第二节 羁旅词 | 第28-30页 |
第三节 咏物词 | 第30-36页 |
第三章 瞿佑词的艺术特色 | 第36-53页 |
第一节 题材广泛,各臻其妙 | 第36-39页 |
第二节 化用诗文,善用典故 | 第39-43页 |
一 化用诗文 | 第39-41页 |
二 善用典故 | 第41-43页 |
第三节 词风多变,词牌丰富 | 第43-53页 |
一 风情丽逸,偎红倚翠 | 第44-46页 |
二 词调高古,寓意讽刺 | 第46-50页 |
三 词牌丰富,长短皆采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